脾胃问题是健康的“根”!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真正成为自己的医生
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我发现大家普遍会被脾胃问题缠身。
在中医眼里,脾胃是健康的“根”,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就会引发很多疾病。
那么怎样判断脾胃是否健康呢?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
纳呆(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便溏(大便不成形)。
此外,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和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不妨对照自查。
脸色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鼻头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口唇无血色、干燥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睡觉时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思考敏捷。
身体好坏脾胃说了算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消化,再由脾进行研磨、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
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食欲、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康,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10件事最伤脾胃
这样做养出好脾胃
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
规律饮食、细嚼慢咽。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吃对食物。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揉鼻头。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饭后慢慢走。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
春夏秋冬各有养法。春天少吃酸、多吃甜以养脾脏之气。夏天湿气较重,多吃豆类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从立秋开始多喝粥最健脾。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
揉肚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按摩足三里。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 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灸疗养胃。灸法治疗胃病,通过药理特性,调整局部气血,疏通经络,可直达病灶,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加强冑黏膜的抗损伤能力。灸法温热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温阳散塞止痛的功效。
胃痛灸:胃痛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份有高良姜、香附、荜茇、檀香等。
急性胃炎:直接对痛点贴敷,每日1贴,每贴使用12小时。
慢性胃炎:轮流贴敷中脘穴、胃俞穴和足三里,每日1贴,每贴使用12小时。
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可见,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文章有点长
但是全都是干货啊
真心建议你把它收藏起来
也可以推荐给你关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