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热水除了多喝,还可以这样养生!

热水的好处也很多:
加速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机能运转,排出垃圾;
促进血液循环,不仅暖身还能排汗;
通气血,缓解局部疼痛;
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除了我们常说的“多喝热水”,还能怎么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热水的养生妙用~


01

多喝热水


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专家也说过,要“多喝热水”,保持喉咙湿润,提高新陈代谢,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温度:
建议喝40℃左右的温热水 刚烧开的水放置10分钟左右就是差不多的温度,不确定的话可以用嘴巴抿一抿,不烫口就可以。

很多人容易把热水等同于烫水,尤其是喝茶人群,总是喝烫水,这样不仅会过度刺激肠胃道,也容易造成血管收缩,一定要注意。
水量:
根据美国洛杉矶国际医药研究所的研究,成年人每天饮水量的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应该补充40毫升水,粗略估计每人每天都应当摄入不少于2000毫升的水分,直接饮用不少于1500毫升的水,也就是上说的8杯水。

02

热水泡脚


苏东坡就曾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也有研究表明,泡脚半小时后,全身血液流量会增加10~18倍。


温度:
热泡脚可不是烫脚,水温太高,反而伤身。
水温在40℃~50℃最好,热但是不烫脚的温度适宜。同时可以准备一壶热水,水冷了随时添加。

水量:
泡脚的水量应淹没脚踝,若脚盆够深,泡到小腿也可以。

时间:
建议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 此时肾经气血较衰弱,此时泡脚能滋肾明肝。

泡的时间在20~30分钟就够了, 直到全身微热、开始出汗就可以。

03

热水热敷


热敷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可以除湿散寒,通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起到良好缓解效果。

在家用热水养生,只需一个水袋加上热水就够了~

温度:
在用水袋热敷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 40~60 ℃为宜。

部位:

1

热敷腹部:缓解经痛或寒性腹痛

女性原发性痛经或者腹部受凉,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能起到化淤、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疼痛。


2

热敷扭伤、拉伤部位:减轻肿痛

在受伤 24 或 48 小时后,肿胀开始逐渐好转时,再用热水袋热敷受伤的部位,不是说一受伤就热敷哦。热敷20 分钟左右即可。

这样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加速淤血与渗出血液的吸收,有效缓解疼痛。

3

热敷颈部:缓解落枕

睡姿不正确的人特别容易落枕,那种动弹不得的感觉十分难受。热敷落枕的颈部,并配以颈部活动,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感冒灸”增强免疫力,助力抗击疫情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人体百病滋生皆因阳气不足,此次病毒来袭,更提醒我们广大人民在平时要注意养生,坚持贴敷感冒灸,增补和保护我们人体体内的阳气,这样才是保护我们健康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江夏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用“感冒灸”进行穴位敷贴




感冒灸作用和机理主要是用40℃以上的高温经过穴位贴敷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以传统“雷火神针”为依据加减化载的经验方经皮给药,二效叠加总收奇效。


武汉国灸生产的感冒灸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不采用明火,而是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直接将热力渗透进肌肤,在散热过程中加速灸贴中药物成分的释放达到与传统艾灸相似的疗效。在操作中避免明火及烟尘,使用起来非常安全、便捷。



感冒灸防疫的方法

感冒灸穴位:大椎

点击查看大图

感冒灸

药方:荆芥、防风、细辛、白芷、川穹、苍耳。

方中君药荆芥辛味轻扬,具有祛风解表之效。

细辛与防风为臣,助荆芥祛风、散寒、解表。

白芷辛温归肺经,其既能表散风寒,其芳香又可以通窍。川芎辛温能散风止痛,与荆芥、防风、白芷配伍治疗头身疼痛,故方中以白芷、川芎为佐,协助制芥、防风祛风散寒治头身疼痛。

苍耳甘苦温,可散风通窍,该药入肺经,能入清阳之气上行发散通窍,故本方用苍耳为使助君臣通利鼻窍。

全方共促祛风,解表,通窍之功。

适用于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症。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症状有改善作用。

感冒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低下头,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大椎穴就在它的下面凹陷内。

大椎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阀门。它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而手足三阳经都会汇聚到督脉的大椎穴上,所以,大椎穴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阳中之阳”,保护好人体这个“小太阳”,是现在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感冒灸

¥98.00 ~¥700.00

立即购买


上一篇:妇科,大多数是由于寒湿、气滞血瘀、经络堵塞、血虚等引起,平时坚持用艾灸调理,是健康预防的基础
下一篇:【养生篇】疫情期,春季养肝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