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篇】疫情期,春季养肝很重要!
您知道吗?我们人体里有一个“生命之木”,如果这个“生命之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原来,“生命之木”就是肝,肝的功能比你想象的更为强大。
调畅全身气机
推动血行津布
促进脾胃运化
调畅情志活动
促进男女生殖
春季我们应该尤为关注肝的疏泄功能。而肝疏泄失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称为“肝气郁结”;二为疏泄太过,称为“肝气上逆”。
肝主疏泄,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肝气郁结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胃食管反流、便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神经衰弱、焦虑症、肝癌、甲状腺腺瘤、失眠多梦、乳腺癌等。
肝气郁结常见的症状:郁郁寡欢、两胁胀满、小腹胀闷或窜痛、善太息(爱叹气)、纳差纳呆、腹胀腹痛、嗳气呃逆、吞酸嘈杂
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出现了情绪的波动,觉得焦虑,甚至睡不好觉、 吃不下饭,是否与肝气郁结有关呢?
疫情期间的焦虑,多数是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心理上的一个应激的状态,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些负面情绪长期不缓解,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肝疏泄失常,出现肝气郁结,继而发生很多疾病。
针对肝气郁结的问题,小灸教了大家疏肝理气的两个小动作。
动作要领:
◆双脚微微内八字
◆目视前方
◆保持精神饱满
◆每天做10-20次
双手放于腰背,整个手掌往前推,一直推到胃的位置,再沿着腹部两侧往下,最后挪回肋部。重复做20-30次,以肋间部微微发热为宜。
此外,在春季,小编还给大家推荐了春季养生,必养阳气!常按的五个“生阳穴”,一整年少生病!
百会穴“头之阳”
头部为诸阳所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部。如果头阳亏虚,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刺激此穴,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取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方法:食、中二指并拢按住百会穴,顺时针按摩约3分钟,之后作点按约2分钟。
至阳穴“背之阳”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背部的脊柱是督脉的所在,督脉主一身阳气,被称为“阳经之海”。所以,想养阳,可以从后背开始。
后背有一个穴位叫至阳穴,是补阳气的最佳穴位。按揉至阳穴,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
取穴: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
方法:用指腹按揉中脘穴1~2分钟,并配合点按。平时也可以多晒晒后背,对补阳气很有帮助。
中脘穴“胃之阳”
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伴有泛吐清水,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症状。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按揉中脘穴,能补充胃中阳气,助消化。遇上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情况,揉按中脘穴能起到应急的作用。
取穴:仰卧时胸剑联合处(胸部和腹部交界处)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方法:四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按压时间以胃痛缓解为度;日常保健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3次。
足三里穴“脾之阳”
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赖脾胃摄入营养、供给能量。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常按此穴,可温补脾阳,增强体力。
取穴: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方法:双手掌心分别搭在对应的膝盖上,食中二指并拢下垂可触及足三里穴,作环形按摩,并配合点按。
涌泉穴“肾之阳”
肾阳亏,表现为腰酸、畏寒、手脚冰凉,伴有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
脚心上的涌泉穴,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按揉此穴,可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阳,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还能改善睡眠。
取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方法:点按涌泉穴,每次3分钟,可以在洗脚时顺便按一按。
“感冒灸”增强免疫力,助力抗击疫情”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人体百病滋生皆因阳气不足,此次病毒来袭,更提醒我们广大人民在平时要注意养生,坚持贴敷感冒灸,增补和保护我们人体体内的阳气,这样才是保护我们健康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QxNTg5NzkyOQ==0.jpg)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QxNTg5NzkyOQ==1.jpg)
江夏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用“感冒灸”进行穴位敷贴
感冒灸作用和机理主要是用40℃以上的高温经过穴位贴敷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以传统“雷火神针”为依据加减化载的经验方经皮给药,二效叠加总收奇效。
武汉国灸生产的感冒灸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不采用明火,而是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直接将热力渗透进肌肤,在散热过程中加速灸贴中药物成分的释放达到与传统艾灸相似的疗效。在操作中避免明火及烟尘,使用起来非常安全、便捷。
感冒灸防疫的方法
感冒灸穴位:大椎
点击查看大图
感冒灸
感冒灸大椎穴,向体内注入纯阳之气:
低下头,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大椎穴就在它的下面凹陷内。
大椎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阀门。它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而手足三阳经都会汇聚到督脉的大椎穴上,所以,大椎穴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阳中之阳”,保护好人体这个“小太阳”,是现在非常好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