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积食而导致的发热该如何处理?
在上一篇,着重介绍了脾虚和脾胃不和的区别,大家都知道脾胃疾病中,积食是对孩子影响很大的一种疾病,积食不仅仅是影响脾胃,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对于积食发热的情况,小儿推拿中有好几种清热的手法,家长在选择上就犯了愁,这该如何应用呢? 什么是积食发热 小儿积食发热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口臭、大便干结酸臭、夜间睡不安稳及舌质红苔黄厚腻等症状,久之还会产生低热。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就有详细记载:”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而黄腹大是也。” 积食的发热和外感风热不同,多是没有任何预兆,突然发烧。这是因为积滞在体内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积腐而发热,不像外感病,正邪交争那么激烈,这个就是积攒着,等到时候了,突然的就表现出来了。 除了发热,还有其他的兼证,如孩子舌苔白或黄厚,有口气,不排便或大便干燥,没有胃口,不想吃饭等等。这时发热,并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不要着急给孩子吃消炎药,根源是体内的积滞,将积食清除了,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清胃经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Mzg2NjM=.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大鱼际外侧缘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100~300次。 ❖清大肠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DA5ODc=.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大肠这个穴位,位于食指桡侧缘(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赤白肉际处。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200次。 ❖掐揉四横纹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Dk4OTE=.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四横纹位于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横纹。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做5遍。 ❖清天河水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TE3Njc=.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100~300次,注意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要操作反了。 ❖退六腑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TE5MzU=.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在前臂尺侧缘(小拇指一侧),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常用推法,小儿屈肘,术者以一手握其手腕,另一手食、中二指指腹从肘推至手腕,称为推(退)下六腑,操作200次。 ❖顺时针摩腹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TMzNjM=.gif-imgw640?t=1587808165814)
患儿取仰卧位,以一手掌在患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掌动,300次。 这上面的手法是能一直给孩子推吗?当然不是,上面的手法是清热消积为主,等孩子热退了,也没有口气了,不像之前没有食欲,就该换手法了,要以养护脾胃为主。 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积食期间,不能强迫孩子吃饭,这是因为体内的食物不能消化,更易产生积滞,此时饮食要以小米粥、米汤为主,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等等。如果孩子状态还不错的话,可以鼓励孩子适当运动的,能够帮助消化,别觉得孩子生病了就要一直休息,适当的运动是可以的。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3MTQ5NTM3NTU=.jpeg-imgw640?t=158780816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