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秘二十八泡成分大全
被荣为神奇万用植物,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神奇植物。
被荣为仙草,具有补气安神,咳平喘,固护正气之功。
中药名。为金缕梅科植物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序。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经行不畅,经闭,乳少,乳汁不通,风疹瘙痒。
又名狮子草,舒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生用;《本草正》中有记载:“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功效。主治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瘘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又称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疮疥癣。
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 、抗老防老 、免疫之功效。
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
有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的功效,治疗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的作用。
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中药名。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中药名。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尿,白带过多。
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又名绵芪,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全草供药用。主治阳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