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问题严峻 远程医疗来帮忙

  这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深刻变革。包括远程诊断、会诊和护理等医学活动在内的远程医疗,就是其中一例。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远程医疗专网建设工作方案和区域中心医院设备配置工程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当中。这一消息也让许多人对未来求医看病的新体验充满期待。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说起看病治病,“面对面”同医生交流总是不可或缺的流程。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中每一种方法都建立在患者和医生的互动之上。即使今天的医学实践中,我们有更多医疗设备和检测手段的辅助,患者和医生的直接沟通,仍然在排查病因、拟订方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不充分,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人人享有,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


  远程医疗的出现和运用,正在于为解决这一矛盾找到出路。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的充分介入下,远程医疗要达成病患足不出户,也能在原地、原医院接受高水平专家诊疗帮助的全新体验。前几天,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成功完成——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本次手术通过5G网络,跨越近3000公里,开启了5G远程医疗的新篇章。



  用一个平台把优质医疗资源集中起来,依靠点对点连接让服务直抵病患。看起来,求医问药的内容一如既往,可方式及效果却有了质的飞跃。一方面关乎信息,远程医疗必须有充分依据,更加全面的数据、病史、特殊经历等病患信息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则关乎效率,病情研判、方案制定等工作都将在线完成,省去了烦琐流程,更节约了时间成本。


  此外,这种优质资源的链接,对纾解当前的医疗困境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为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截止目前,全国已有接近半数省份开始着手“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的落地。无论从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国情,还是从政策名称,都凸显了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以及刻不容缓。同时,对于已背井离乡步入职场、独生子女集中的80后和90后两代人而言,远在家中的双亲健康问题,则成为了时刻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已达2.5亿。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独生子承受的“4-2-1(已育)”“2-1(未婚育)”养老压力和距离的鸿沟,快要压垮独生子女一代。有人说:“不敢病,不敢死,想挣钱”,这是大多异乡漂泊打拼的独生子女一代的心声。

“独生子女护理假”是这个时代下兼顾人情和社情的举措,但是在紧急的应急假期之外,远程医疗的发展能让独生子女在异乡的打拼更安心一点。

  让年迈的空巢老人在慢性病以及重大疾病的诊疗上,免除了长途奔波的消耗,远程医疗的意义在这一群体上体现得更为充分;而同时,利用医疗物联网,子女将家中父母的信息与社区医院进行绑定,手机APP远程监测父母家中的情况,父母身体所佩戴的监护仪器自动将数据传送给医院端和子女手机端。一旦老人的身体数据异常便会同时通知医院和子女端进行预警。这样,即使身处异地也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不过需要警醒的是,这样的远程医疗虽然目前已经在部分地方可以实现,但要实现推广应用,对网络技术和数据安全加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的数据加密技术还需进一步提升。

距离让子女、老人和医院都安心的“远程医疗”的普及,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是中国,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远程医疗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比如,加拿大政府为每一个公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欧盟国家着手建立覆盖欧盟范围的数字医疗体系等,在刚刚过去的3月,美国最大远程医疗独角兽进军法国市场,可以预见,远程医学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这个风口,抢先搭乘六早远程医疗,也将快人一步地收获这一波机遇带来的无限财富。



上一篇:首届六早远程会诊项目落地实操培训会圆满结束!
下一篇:六早健康公益行 丨 六早远程医疗,用科技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