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驾校后应该立刻丢掉这7个习惯!
顺利通过驾考,并不代表着你会开车了。驾校教练必须针对各个考试科目来为学员安排训练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时有限,另一方面是为了快速拿证。于是很多理论被跳过了,很多操作被简化成了公式,这样的速成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教条化的新手。
有人说,不懂可以边开边学嘛~不错,但有些习惯最好从你离开驾校的那天起就改掉,不然等你真正习惯了,即便知道这么做是错的也再难改过来。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wNjIxMTA3MTE=.jpg?t=1590456979017)
1、刹车先带离合
新学员在刹车时都会被要求先踩离合器,这是因为学员在学车时的车速较低,如果单踩刹车非常容易熄火。久而久之,学员会养成先离合后刹车的习惯。正确的驾驶方法应该是先踩刹车,等车速降到三四十码再换合适的挡位。如果不停车、不换挡,是不需要踩离合的,减速的时候要先踩刹车,如果车速降了很多,踩离合换档。频繁的踩离合对你的车是有损害的。
2、迷信点刹
相对于新手习惯于急刹,点刹的问题常常被人忽视。很多学员、包括教练都认为点刹比较温和,持续地循环刹车再松开可以防止车辆失控或翻车。其实点刹在现在来说并不实用,特别是在高速上更多时候当你需要紧急制动时全靠点刹来完成,反而会因为两车之间的距离目测不过来发生追尾事故。这个说法之所以会一直存在大概是因为老款的车辆是没有配备ABS轮胎防抱死系统,遇到刹车力度较大的时候轮胎会发生抱死,导致方向盘卡死转不动,方向失去控制,大车或者重心高的车辆会发生侧翻。
自2015年7月起,国家已经强制规定小微型面包车全部安装ABS,轿车、SUV等车型早已是标配的现象。ABS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会自动以高频率进行点刹,这时候如果你还选择点刹就显得有些多余,而且会延长制动时间。
3、单离合起步
现在的驾考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科目二的练车时间很长,而到了科目三,练车时间则大大缩短。这种安排的结果就是很多学员直到拿到驾照,也是离合踩的多,油门用的少。汽车起步使用离合器依靠车辆怠速即可起步,起步后再加油门。怠速状态是指发动机空转时一种工作状况。在发动机运转时,如果完全放松油门踏板,这时发动机就处于怠速状态。当车辆处于怠速状态,同时半联动就可以起步。
起步操作:
(1)右手挂入1挡;
(2)右手打开左转向灯;
(3)左手按一下喇叭;
(4)左脚慢抬离合器踏板至半联动,同时右手慢慢松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同时右脚慢慢踩加速踏板加油;
(5)观察汽车运动状态:如果出现抖动趋势及时加油;如果出现溜车趋势及时松驻车制动器踏板;
(6)仔细听发动机声音:如果变低及时加油或及时松驻车制动器踏板;如果发动机声音变高及时减小油门或及时抬起离合器踏板;
(7)左脚在车开动3-4m后放开离合器踏板;
(8)右脚加油提速至正常车速后,将车驶入正常车道并关闭转向灯。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wNjIxMTEwNDc=.jpg?t=1590456979017)
4、座位太靠近方向盘
学车时座位靠前是为了方便控制离合,但在正常开车时,座位太靠近方向盘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驾驶室的方向盘上有安全气囊,一旦发生碰撞时气囊打开,瞬间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会伤害到驾驶员。
而且座位离方向盘过近,手臂与腿都过分弯曲,驾驶员肌肉容易紧张,长途开车就会更累,长期下来,有可能引发身体疾病。因此,正常情况下只要不影响手脚操控,驾驶座椅离方向盘越远越好,这样一来驾驶时的视角更广大;二来出现紧急情况时身子与汽车的操控台、方向盘缓冲的余地大,安全系数也更高。
5、换挡看码表
很多学员在科目二时都会记忆这样一个换挡规则:10公里换二档,20公里换三档,30公里换四档,40公里换五档,也就是按码表换挡。但实际上,更为合理的做法是看转速表。当速度达到换挡标准时马上换挡,会让汽车出现低速高挡,产生积碳并且费油。一般家用车在2000转时升挡,1500转以下降挡,但每辆车的情况不同,要区别对待。
熟练了之后可以根据车速、档位和发动机声音掌握抬离合时机(或油门轻重),就没有必要再老是看着转速表换档了。
7、看点倒车
学员在科目二时,应该都会被教练传授一些看点的知识,尤其是在倒车入库和侧方停车时,某些点位对于快速通过科目二考试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而且除了看点,有经验的教练还会把方向盘的圈数跟学员一一点明。
但等你拿到驾照后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车型、库位各不相同,原来的点位基本上是不可能让你顺利倒车的。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借助倒车影像,另一种是尝试重新寻找新的参照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