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汽车保养误区,不要中招哦!!!

冬天一到,汽车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轮胎抓地力变低等,启动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爱车一族的困扰。为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冬季用车攻略。希望大家能够避开这些误区,get 到正确的保养方法。

冬季温度过低对汽车带来的不良影响及解决方法

气温过低会导致汽车性动能减弱

在冬天,由于温度太低了,汽车的制动液变的粘稠,然而就影响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正常使用;另外冬季的雨天雪天经常会使路面湿滑,增加了汽车的制动距离。

SO,冬季行车前一定要注意检查汽车的制动系统,确保其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部分严寒地区可能还要更换抓地力更强的冬季轮胎。同时,行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足够的车距,以免遇到突发状况刹车不及。

气温过低会导致汽车零部件变得脆弱

在特别严寒的气候下,汽车零部件的机械性能将发生变化。就算是碳钢、硅钢、锰钢等各种合金钢零件,在-30℃或更低气温环境中也会变脆,在激烈颠簸下易产生裂纹或从接头处断落。同时,汽车上的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也会逐渐变脆,当受到冲击时极易产生破损。

SO,为避免冬季行车时轮胎和零部件在低温时遭受冲击损伤,车子启动后应低速行驶几公里,待轮胎温度提高后方可常速行驶。

低温天气时挡风玻璃易起雾阻挡视线

冬天行车时由于天气非常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开空调,这样就会使得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这种温差会导致挡风玻璃结雾,这种现象在雨雪天气时更为严重。

若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先打开热空调,然后选择吹玻璃的空调档位,让暖气均匀地吹向玻璃,可以有效缓解雾气遮挡视线的现象。

底盘冬季保养

在南方,冬季雨水相对比较多。汽车的地盘总是直接接触雨水,容易生锈。轮胎会将高酸性雨水排放到汽车地盘上。暴风雨后,汽车底盘开始生锈。因此冬季过后,尽快对底盘进行防锈保护。

保养误区!!!


车内开足暖气

由于冬天的时候气温比较低,很多人都喜欢上车就开启暖风,其实,在早上或者夜间都是犯困的阶段,如果暖风开的很足的话,会更容易犯困从而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隐患。

正确做法是:将暖风开到适合的温度,不冷即可,这样就不会犯困了。

防冻液混合

进入寒冷的冬季,更换防冻液是常有的事情。大家如果发现车内防冻液明显不足,切勿直接加入清水,这样会降低防冻液的冰点,影响使用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各类防冻液由于配制时的比例、成分不同,其冰点各不相同,需根据气温条件来选择。

正确做法是:如防冻液的颜色变暗、浑浊,说明质量下降,在做过冰点测试后,再适时更换防冻液。如果想更换另一种品牌,那么要先将车内残留的防冻液彻底清除。

车窗结冰用开水浇

冬季车窗结冰是常有的事情,尤其在下雨或下雪后。这个时候,不少车主都喜欢回家端桶热水往车窗上浇,其实,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造成车窗玻璃炸裂,还会因为温度的骤然变化使得车漆失去光泽。

正确的方法:如果有雪的话,大家可以先将雪扫落。雪下残留的冰,可以发动车子打开车上的暖风系统,然后再用温水擦车。冲洗后应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残水结冰

雨刷器冻住硬启动

到了冬季,一旦温度较低或下雨、下雪的时候,车子就容易被冻着,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器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如果强硬启动雨刮的话,很有可能将雨刷器的马达给弄坏。

正确的方法是:在用车之前,先检查一下雨刮器是否被冻住了。一旦发现雨刷器粘在前挡风玻璃上,大家就应该先将发动机启动,然后打开空调热风,雨刷器很快就能解冻。另外,还有个简单的防冻方法,就是每次晚上停车时将雨刷器竖起来。

热车时间太长

很多人认为,冬季热车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车子更容易发动,对汽车发动机及其他硬件都是有好处的。殊不知,热车时间过长,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汽油,也会损坏发动机,大大缩短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正确的热车方式应该是在汽车发动后30到1分钟这个时间内发动,缓缓行驶,引擎的转速在2000左右,等温度恢复到正常的温度后再加速。

胎压检测宁可高不能低

有些人喜欢把轮胎气压充得很高,他们认为这样既能超载又可节油。

但事实上,轮胎气压过高,往往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减少,胎面磨损加重,降低刹车时的制动效果。

当然了,轮胎气压过低的话也不行,除了会影响行车安全和制动效果外,还会加速胎肩的磨损,增加车辆的燃油消耗。

这些汽车的保养的误区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开,遇到类似的问题要用正确的办法处理,这样才能好好保养自己的爱车。


上一篇:秋冬换季,车辆养护不能"想当然"
下一篇:汽车保养知识,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