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养护常识性错误,你有没有踩雷?

汽车养护是汽车后市场的趋势和重点,“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为越来越多的有车族接受。很多新车友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今天兄弟汽车给大家科普一些养护的小错误。

1用水冲洗车身

一些车主喜欢用水冲洗车身,一些水容易溅到汽车的内部,在此要提醒私家车主的是:车身内部最好不要用水直接冲洗。因为驾驶室内地板胶垫的下面可不是“一马平川”,结构上的需要使驾驶室地板胶垫下面的凹槽、通孔非常多。用水冲洗后,要么沉积在凹槽内不易干燥,要么从通孔处流到变速箱等部件上产生锈蚀。尤其是密封性能较好的轿车更不能用水直接冲洗车身内部。正确的方法是用湿抹布擦拭,但要避免积水。


2烈日下洗车伤车

很多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则错矣,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3轮胎螺栓螺母不能涂油

在车轮维修过程中,有些车主为了防止汽车轮胎螺母生锈,所以在螺母上涂了一些油,这种做法会带来一些隐患,螺栓和螺母拧紧后,相互间具有自锁的特性。而涂上润滑油后,二者之间的自锁系数变小、自锁性能下降。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螺栓螺母很容易松动乃至脱落,从而引发行车事故。


4螺栓过紧永久变形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5不同品牌冷却液混合使用

很多车主认为汽车的冷却液都一样,所以经常混合的使用,时间久了会严重危害汽车。不同品牌的冷却液其化学性能可能相差悬殊,对黑色金属有效的防腐剂,却常常对铝制品有腐蚀作用,然而适用于铝台金的防腐剂则对铁合金有害。由于不同品牌的冷却液所用的防腐剂不同,所以车主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混合使用。


6电喷车启动时不要踩油门

启动发动机前踩几脚油门,是许多驾驶员的习惯,尤其是在冬季冷车启动时。启动发动机前踩几脚油门不适用于电喷轿车,因为装有电控喷油装置的发动机它的喷油控制装置能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工况自动调整供油量,使发动机顺利启动。即在冷车启动时,喷油控制装置能自动增加供油量,如果继续踩油门会使发动机启动不良。

7新蓄电池不充电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8冷却水温度太低磨损发动机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的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



上一篇:保养汽车底盘的方法
下一篇:长期停驶隐患多,节后汽车养护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