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的,你真的懂汽车吗?看完再和我说


7


汽车前大灯进化族谱



第一代:燃料灯(如煤油、乙炔等)



特点:发光效率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繁琐复杂。


由于煤油灯发光效率低下,很快被乙炔灯替代。乙炔车灯利用安置在脚踏板或车架上的乙炔发生器,由碳化钙(俗称电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


行车时的颠簸为化学反应催化,而一旦车停下来,化学反应就变弱,乙炔气体减少,灯光也随之渐暗。


第二代:白炽灯



1913年充入惰性气体的钨丝发光体白炽灯被发明出来了。


这让白炽灯的发光效率由碳丝白炽灯的1Lm/W提高到18Lm/W,强度的增加也让其足够应付颠簸的路面。


于是,有着种种缺点的乙炔灯,被进化后的白炽灯慢慢赶下了历史舞台。


第三代:卤素大灯



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欧洲和日本汽车上兴起


特点:它将普通白炽灯泡中充入溴碘等卤族元素,让钨灯丝可以在更高的温度工作,能效和寿命也变得更高更长。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市面上大部分汽车上看到它。


但由于存在光照强度不足、光线偏黄、功耗较高等不足之处。于是,氙气灯出现了。

第四代:氙气大灯HID



于1991年开始装备


特点:光照强度高、能耗低、成本高


氙气灯直接在石英灯管内充入高压惰性气体来取代传统的灯丝,通入23000伏的高压电流,在两极之间形成白色电弧发光。不过在雨雾天气下的照射效果不如卤素灯。


第五代:LED全大灯


特点:LED点亮速度快、发光纯度高、能耗低等特点,它被广泛运用到日间行车灯和尾灯等部件上。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它也被做成大灯。


最早使用LED作为大灯光源的奥迪,2010年就在A8上运用了这项技术。


A8L上装备的矩阵式LED大灯,能够实现单个LED灯光的动态管理,它可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自动调整LED矩阵中的光源,避免灯光直射车辆和行人。


第六代: 激光大灯



特点: 激光大灯的的光源——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与LED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虽然叫激光,但它一点都不耀眼。


其原理是激光发光二极管的蓝光灯贯穿前大灯单元内的荧光材料,将其转换成一个扩散的白光。


( 客串:多应用于尾灯的OLED车灯)




其英文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非常大的发光面积,并且自发光、无需背光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散发掉,无需散热装置。而且拥有可透视性和亮度高的特点,使呈现的色彩还更加准确。


8


汽车近70%的燃油被“浪费”掉



汽车实现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油燃烧的化学能经发动机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然而燃油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仅有30%转化为了有效动能,其余的70%都被损耗掉了。


9


汽车是拉着跑好还是推着跑好



前轮驱动(FWD),相当于在前面拉着汽车跑。


FWD优点:


直线行驶性能好、动力传递效率高、结构紧凑、车内空间大


FWD不足:


出现“一头沉”的现象,在车辆起步和加速时,车辆重心后移,前轮的附着力减小。在急加速时易造成前轮打滑的现象而使车辆不能很快的起步和加速。


在车辆制动时,重心前移,容易使车辆出现制动点头现象,降低舒适性。


前轮承担驱动轮的同时也承担这转向轮的角色,而在弯道加速或减速时,一旦改变了驱动力的大小,必会影响到转向力的发挥。比如在弯道加速转向时会出现转向不足,俗称“推头”的现象。



后轮驱动(RWD),相当于在后面推着汽车跑。


RWD优点:


整车性能好,具有较佳的空气动力性能(风阻较小)。加速时(重心后移)后轮可获得更大的驱动力。因其具有较灵活的转向特性,故驾驶乐趣更强。(许多跑车都采用后轮驱动)


RWD不足:


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因其转向异常灵活,在特定环境下(如湿滑、冰雪路面等)如果驾驶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甩尾、突然掉头、原地打转的现象。因动力传动效率不及前驱车辆,故油耗稍高。


10


有了弹簧,为何还要有减震器



在传统式汽车悬架中,减震器和螺旋弹簧常被作为一个整体,俗称减震。


螺旋弹簧在受到压力后,会经过先被压缩再回弹拉伸的过程,并且会反复数次直至螺旋弹簧中储存的能量全部消失为止。如果汽车减震中仅有螺旋弹簧,那么车身在运动过程中会处于不停摇动的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故而引入了减震器。传统式减震器为液压式,在外力作用下液压油被迫从内部小孔通过,间接产生阻尼作用,来阻止螺旋弹簧的回弹现象。两者相辅相成,也就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11


汽车为何设有最高速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也就是说,如果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它就不会加速,只会保持原来的状态。


有时你会发现即使踩下油门踏板给汽车施加动力,它也不一定就加速前进。这是因为在汽车加速前进的同时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滚动摩擦力。


需要注意的是,当车速提高到一定速度后,空气阻力会与车速平方成正比的形式增加。


如果驱动力与汽车遇到的阻力之和相等,那么汽车就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


如果驱动力大于汽车所遇到的阻力,此时汽车才会加速前进。这也就是为什么车辆在达到最高车速后,车速再也无法提高的原因。


12


风洞不是一个洞



风洞非洞,而是用来研究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一种大型试验设施,即用来产生人造气流(即人造风)的一条大型隧道或管道。汽车风洞有模型风洞、实车风洞和气候风洞等。


汽车在研发阶段都要经历风洞试验,用来测试车辆在快速行驶的空气中的性能表现(如升力、下压力等),以及汽车的风阻(其大小用风阻系数Cd来表示)的测量,同时也可以模拟不同的气候环境来测量车辆的工作情况。


目前世界上的实车风洞主要集中在德、美、日、法、意等国的大型汽车公司。我国最大型的风洞是中国航空动力研究所的风洞实验室。


13


G力冲击波



G是一个物理名词,即重力加速度:1G=9.8m/s2我们正常状态下承受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力。


当汽车高速行驶条件下,进行不断的加速、减速、左转、右转的操作时,驾驶员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上的挤压或推动力,该力就是所谓的G力(如推背感就是G力的体现)。


一般而言,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在+9 ~ -3之间。当G力越大,人体内的血液会因压力而从头部流向腿部,进而导致脑部血量锐减。


此时血液中的CO2浓度会急剧增加,在缺血缺氧的影响下会出现“黑视症”的表现。


14


汽车的组成离不开的四种物质



虽说汽车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钢铁产物,但如果我们刨根问底的话。


你会发现组成汽车的众多零部件都来源于:矿石+石油+树木+牛皮,这四种物质。


(当然,如果车内没有真皮饰品的话,是可以把牛皮剔除在外的)


开始收尾工作:连续两期“汽车冷知识”,还合各位的口味不?快来和果果吐槽吐槽吧!


上一篇:这些汽车冷知识,99%的汽修工不知道!(上)
下一篇:车内爆燃!罪魁祸首居然是仪表盘上的一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