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为何“不保险”?!


没事上网看见一张这样的图,不出所料,下边一堆评论,说的是什么就不用重复了吧。就所谓你叫不醒装睡的人是一个道理,当年被水军严重洗脑的很多人,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现如今的保险杠,早已不是30年前的样式了,小时候坐过的上海车(40岁以下的朋友可能没啥印象,当年也是副部级的座驾了),前后都是巨大的全金属保险杠。这种原始的保险杠从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十分厚重,但吸能效果有限,一旦发生与行人的碰撞,会给行人造成很大伤害,同时由于外露的部件对于空气动力的设计也十分不友好,因此随着汽车设计和车身安全技术的进步,这种设计也已经销声匿迹。

所以我们对车辆安全的认知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要知道保险杠就是为了在低速碰撞时保护行人,同时减少自身车辆损失的部件,不是用来比硬的。

塑料保险杠和防撞梁之间都是留有缓冲空间的,这个空间就是填充这种EA材料的地方,一般厂家都是给涂成黑色。个别日系用的白色,这就是日系用塑料泡沫当保险杠谣言的来源。

我们拆开保险杠后看的更清楚,可以看到金属保险杠和外部塑料保险杆之间是很长的一段距离(隔着吸能泡沫)


而像防撞钢梁本身也是要连接一个吸能盒的,这个吸能盒就是在轻度撞击的情况下牺牲自己(变形),保护车辆其他重要部位的。至于中重度的撞击,就要看车身设计了,和保险杠,防撞梁根本没有关系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人们对汽车保险杠的认知就有很大误区。现代汽车的保险杠并不是单一结构件,而是由防撞梁、吸能盒、连接件以及PP材料等组合而成的产物。


1是防撞梁、3是吸能盒、2和4属于连接件,便于发生碰撞后更换吸能盒和防撞梁


几乎所有车企的前防撞梁都是这么个设计思路,大家不要随便被一些水军牵着鼻子走,遇事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至于被厂家简配掉的后防撞梁,确实就是考虑制造成本的问题所做的妥协。如果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高一些,这个配置是不能简配掉的。


上一篇:车险怎么买最便宜?便宜车险又有哪些猫腻?
下一篇:【案例】车险评估泛滥何时休,法院典型判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