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防御性驾驶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学?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MTY1NzUwMDE4ODc=.jpeg?t=1591020455547)
“防御性驾驶”(defensive driving)究竟是什么呢?有哪些好处?如何才能做到“防御性驾驶”呢?
探索每起事故,绝大部分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前,几乎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因此,我们在行车过程中,要“预见”各种危险源,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防御性驾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持续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成效显著。
基本含义: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人、车、路、环境而引发的危险,预先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驾驶在于眼睛和头脑”,是防御性驾驶创始人哈罗德·史密斯的经典论述,体现了防御性驾驶对驾驶人行车中的观察力、警惕性和思考决策能力的要求和强调。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YwNDg3MTI3Mw==2.jpg)
防御性驾驶的好处
降低卷入交通事故的概率
降低油耗及车辆日常维修费用
减少保险索赔,降低保费支出
减少驾驶带来的焦虑和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和车辆利用率
防御性驾驶的八条基本安全原则
保持足够视距
保持较远的前视距离,尽可能多地获取前方视野中对行车判断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平顺操控车辆,避免无谓的加减速。
观察周围环境
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视野中不断变化的各种细节,保持视野开阔,观察车辆两侧和后方的路面信息,包括对盲区的留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合理应对。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YwNDg3MTI3Mw==3.jpg)
视线持续移动
保持视线持续移动不仅能够获取周围交通环境的信息,还能够激发全部的视觉潜力,有利于驾驶人保持警觉、思维保持活跃。不仅仅是眼珠子的左右扫描,必要时还要转头观察。
保持缓冲空间
保持缓冲空间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要求驾驶人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中,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行车状况。行车中保持缓冲空间,保留充分时间应对交通环境中的突发事件。
有效使用信号
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驾驶人应该给出信号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知道本车的存在和意图。可通过声、光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YwNDg3MTI3Mw==4.jpg)
合理控制车速
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变窄,动态视力也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驾驶人应该根据自身接受和处理路况信息的能力选择合理的行车速度。
平和礼让行车
不良情绪会使思维变得非常迟钝、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迅速下降,脚手动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变差,遇到一些危险情况、紧急事件不能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驾车除了礼让行人外,车与车也要相互礼让,拒绝路怒症,不开斗气车。
一心不可二用
专注驾驶避免分心,分心的事情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对路况信息的观察和处理效率,缺少了有效观察,将不可能做出防御性驾驶要求的决策和判断。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YwNDg3MTI3Mw==5.jpg)
防御性驾驶的五大要领
预估风险、放眼远方、
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根据天气、路况等提前分析潜在危险。如雨天会遇到积水;高速出口会遇到车辆减速、变道;超车时右侧车辆会挡住视线等。
15秒方法:距离=速度×4。如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则需要看到至少400米远的地方。
![](https://singlepagepic.qiniu.soqi.cn/weixin_LTYwNDg3MTI3Mw==6.jpg)
眼睛要不断扫描“前方—左车窗—左视镜—仪表盘—后视镜—右车窗—右视镜—前方”。这样的循环6至8秒一次,且避免在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停留超过2秒。
行驶中常常有前车突然停止,左右车道车辆突然变道,所以要与前车保持至少4秒的安全距离。同时避免车辆并排,使前方或左、右至少一侧留出空间,作为应急逃生区域。
在行驶中要尽量让别人注意自己,如: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别人看不清;在其他车的盲区内,别人看不见;在变更车道转弯前,别人不知道;在需要别人让行时别人不理解,就应当运用灯光、喇叭让他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