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卧室照明3大真相!
照明的配置对于空间的体验非常重要,光的色温表现、发光效率、束光脚等因素的相互配合亦可在无形间改变空间的氛围。
卧室作为家中的休憩空间,照明的配置远不止一句“明厅暗室”那么简单。
今天社长就跟大家破解卧室照明的三大谣言,一起探索卧室照明的理想配置,解析光的语言。
谣言1:
卧室选择黄光氛围更好?
一般而言,黄光白光的选择主要还是以居住者的视觉感官为主。
卧室作为住休闲区,可以配置色温约为3000K的黄光。不过局部工作区域(阅读、梳妆)则应配置色温约5000K的白光。
工作区与休息区的照明需求与使用情绪相关,工作区需要保持理智冷静,所以最好选择高色温光线,休息区则适合柔和的暖光来酝酿睡眠。
Tips:色温单位K,是指光波在不同能量下,人眼所能感受到的颜色变化。低色温会带点橘色,给人温暖的感觉;色温高的光线呈蓝白色,给人以清冷干净的感觉。
kelly家的卧室梳妆台用筒灯补充了冷色的漫射光源,保养时刻不再摸黑。
谣言2:
瓦数越高=亮度越高?
早期白炽灯和日光灯大致可以用瓦数来判断亮度,而随着LED的发展,想用亮度LED所消耗的瓦数远低于白炽灯,显然用瓦数来判断灯泡的亮度已经不符合当下。
正确的亮度应该从包装上所标示的“流明值(lumen)”来进行判断,而判断空间亮度是否足够的标准则是“照度(illumination)”。
Tips:照度的单位是Lux(1Lux=1流明值/平方米)。一般而言,卧室的整体照度在50Lux左右即可,但阅读或者梳妆的局部重点照度至少需要500Lux。
灯具的遮光角亦是一大重点,遮光角是指有灯具出光口边缘的切线与通过光源中心的水平线所形成的的夹角,一般认为45°是最舒适的灯具设计。
Gigi家的床头灯选择了漫射光源防眩光筒灯,看书看剧都不晃眼。
谣言3:
为了满足休闲与工作,
不得不装配多种灯具?
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一键切换统一灯具的照度、色温等,以满足统一空间内对灯光的不同需求。
Tips:目前很多品牌都有只能灯光的产品,运用精准的光控技术,可调整色温和照度。通过手机控制,即可轻松选择多种场景。
另外,有起夜需求的人们可以在卧室装个小夜灯,半夜上厕所、喝水、宝宝喂奶的时候用低照度的灯源,夜间不刺眼,更好地进入二次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