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踢脚线丑爆了?来看看我家的吧
踢脚线,是很多人心中的装修痛点。这种比较细节、面积占比小的地方,似乎可塑性并不强,即便已经精挑细选了,出来的效果还是:丑爆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用错了选择方式。
想要拥有精致的家居生活,这种瑕疵怎么能容忍呢?所以小编今天决定分享一些干货,帮助大家“干掉”这些碍眼的踢脚线!
材质的选择
踢脚线的选材是一门学问。金属、瓷砖、PVC、密度板、实木等都可作为踢脚线的制作原材料,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装饰风格和生活需求来具体考量,因此提前做功课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实木踢脚线较实用百搭、密度板踢脚线美观经济但易受潮变形、金属和瓷砖的踢脚线最好搭配特定的装饰风格等。
体量的变通
如果你认为踢脚线只是一条围合墙面的实用型边线,那就大错特错了!为设计加分的,往往是细节处理。国内标准踢脚线高度是8cm,但有时为配合整体装饰效果,可以选择更低或更高的踢脚线。
层高有限时,可以选择3-6cm的窄、薄款踢脚线,降低自身存在感以弱化人们对层高的注意力,提升空间精致度;若层高允许,可以选用15cm、20cm甚至更高的踢脚线设计,能够丰富空间层次,令空间更显大气,也可以强化其装饰功能,提高造型多样化的可能性。
如果你不喜欢踢脚线的露出设计,可以选择“内嵌式”踢脚线,即在墙面底部开槽,把踢脚线嵌入墙内;也可以用石膏板或装饰面板把整个墙面加厚,来压住地板边缘的缝隙,这种方式专业说法是“墙压地”,也可以理解为“全墙踢脚线”。
色彩的配合




如果家里的风格比较明显,可以配合大环境来做踢脚线的选择,以强化风格特点,甚至可能成为点睛的存在。比如与腰线、石膏线的颜色纹路相呼应,与门、窗使用相同的材质与颜色,或与室内的主体色统一等。
生活处处有惊喜,小体量也可以做出大文章!你家的踢脚线是怎么装的呢?
Tips:
踢脚线是室内设计中的专用词语,一般出墙厚度为5-12mm或者8-15mm。感官上,踢脚线能够起到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其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使室内空间更协调美观;功能上,有防止墙面受损受污、减少墙体变形、遮挡电线、遮压墙体与地面预留的伸缩缝隙、易清洁等系列作用。存在即合理,踢脚线的应用绝对是必要的。
当然,如果真的不想要踢脚线,也有很多其它能替代踢脚线功能的工艺。比如在墙缘打玻璃胶、贴收边条、装护墙板等。只要是自己喜爱的,都值得坚持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