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学习为什么要交学费?

在我们举办《公益课》以及其他课程的过程中,能看到一些学员最开始对课程还很有兴趣,

但是一涉及到 收费 就退缩了。

关于收费问题,

大家会有很多的议论,

以下故事供大家在讨论学费问题时

做为参考:

 

 

1.孔子与束脩之礼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

回国后,决定举办私学。

有很多人都跑来求学,

但孔子却大门紧闭。

弟子问孔子:

您说要开放您的思想,有教无类。

结果大家都跑来了,

你却让人家吃闭门羹,

这是为何?


孔子说:你看看那些家伙手里有什么?

弟子回答:什么都没有。


孔子说:

我周游列国,受尽艰难困苦,

才修得了思想,他们两手空空地来,

这样对吗?


弟子明白了:您的思想不是免费的。


孔子说:当然。

要想来学可以,十条腊肉。


群众们哄闹起来,

听孔老二讲话还要拿腊肉,

这人真是太自私了。


结果拿腊肉来听课的人很少,

孔子的弟子很焦急,对孔子说:

咱们还是别收腊肉了,太影响生源。

生源少,不利您的思想传播。


孔子说:

学习一种思想,

连腊肉都不拿的人,

你指望这种人会传播我的思想?


【论语原文7·7】

子曰:

“自行束脩(xiū)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集注中解释:

修,脯也,十脡为束。

脯就是干肉,脡就是条状的干肉。

用现代文解释,就是:

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

我就没有不教他的。


朱熹在《论语集注》说的很透彻:

“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

束修其至薄者。

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

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

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

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意思说孔子收这点学费,是很薄的礼

 

2.马一浮与往教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想邀请马一浮前往北大任教。马一浮用八个字谢绝了蔡元培的盛情:“古闻来学,未闻往教”。



马一浮这样回复有其他原因;

但是,

“古闻来学,未闻往教”

说出这样一个道理:



知识是尊贵的,

不需要打折出售,

更不必送货上门!

好货只卖给那些识货的人,

不识货的人,

卖给他,

也是白瞎了那好货!



所谓“来学”,是说学生主动登门“求教”,

所谓“往教”,是说老师主动上门“送教”。

按照中国的传统,“有来学无往教”,

这里可能有所谓“师道尊严”倾向,

或许和现代“服务”理念相牴牾,

但它的精神内核是个“”字。

敬老师,敬知识,敬课业,

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渴望,

是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求教”,

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由老师向你“求学”

(求你学哦,宝贝)。


“往教”多了,这个老师固然值得被人敬佩,

但也会扼杀学生求知欲望。

因为你过分“勤快”,

学生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


你不教,我不学;

你不催,我不做;

你不提问,我不思考;

你不考试,我不读书。

没有了求学渴望,

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学习的动机也就熄火,

学习的效率也就低落。


这就是“有往教而无来学”的恶果,

勤教而惰学,

学习的主体意识没有唤醒

(干嘛硬逼着我学呀,

人家才不爱学习呢!

一切的努力皆是枉然,

枉了教育之道,

也枉了学子之心。



3.王阳明与收学费


1509年,王阳明奉命到庐陵担任知县。

路过湖南沅陵时,

龙兴讲寺大当家的对王阳明说:

这地方很少有人来,

香火不旺,

想请您在这里讲心学,

提高下人气,

旺一旺香火,

这也算是礼佛了。


王阳明说:可以啊,你召集人吧。


寺庙大当家的乐不可支地跑了出去,

稍后,就来了一批人,

在院子里叽叽喳喳,

吵的王阳明耳鸣不已。

寺庙大当家的心花怒放,

对王阳明说:

您瞧您的影响力啊,能和佛祖比肩,

随便一招呼,就来了这么多人。


王阳明说:收费。

什么?

王阳明重复了一遍:收费。

费用一收,跑了十分之九。


有人背后吐口水,

呸,原本是来听听热闹的,

想不到还收费,

可见这王守仁不咋地,

骗子。



王阳明对寺庙大当家的说:

你瞧,我的影响力瞬间不见。

寺庙大当家的有些恼火:

王圣人,你这不对。

你应该有普度众生的心,

免费讲课,传播你的心学。


王阳明说:

真有心来听心学,

不会在乎那一点学费。

在乎那点学费的人,

根本不会真的用心听心学。

 

4.免费与付费


思想从来不是免费的,

除非是所谓的“革命家”,

蛊惑人去做人肉炸弹、搞恐怖袭击。

第二种是你自己

通过艰苦的自学成才和涉猎悟到的,

除此之外,

凡是免费的要么别有用心,

要么纯粹的垃圾。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

都应该为思想者的思想付钱,

就跟购物和饮食需要付钱一样。

因为当思想者在苦苦求索的时候,

们正在享乐。

当我需要吸取精神营养的时候,

应该有道义让思想者有能力享乐。

 




不管你信不信,

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

才能收获大笔财富!


为什么说

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


第一:

敢于接受新鲜事物; 

第二:

遇到一个机会,就去学习研究

第三:

他们把握机遇,当机立断

第四:

他们敢于大胆投资


      ……


为什么说

没钱的人越来越穷? 


第一:

不敢接受新事物,

总以为会上当受骗; 


第二:

投资不大还整天提心吊胆。

自己不学习还怕被洗.脑; 


第三:

喜欢道听途说,

没有自己的主见,

机会死在别人的嘴里;


第四:

喜欢观望,

用自己的时间来见证别人的成功;


第五:

喜欢“等”:


等我有钱,

等我有时间,

等我问清楚,

等我跟家人商量一下,

等你做起来。

       等来等去失去了机会,

丢了时间,

       这是人生最悲哀的选择!



干事业有个规律:

越爽快的人成功的机率越大!

越磨叽的人越做不起來!

有的人想发财,

商机摆在面前,

心动了却一再犹豫、观望,

直到其他人都做起来了,

他又后悔。

如今拼的就是速度

抓紧就等于是抓住了商机。


记住:

执行力是关键,

只说不做永远都停留在原地!

所以心动就要行动,

不行动只有心痛!!


总结
 
自至圣孔子开收费教育之始,
此后的两千五百多年来,
所有书院
无不严格执行着收费教育的制度。
直至近代以来的西式大专院校,
同样收取学费后,
才有资格接受教育。

经验的获取方式唯有两种:
培训和教训
!!!!
不接受培训
那就静等着教训吧
!!!!!
经验告诉我们,
永远不要相信某些人的话:
别看我(们)不交学费,
但我(们)保证诚心学习。
遗憾的是,
一个没交学费
或没交足额学费而能学好的人,
如今还没有看到。

当然,
也能够  理 解 ,
因为收入的原因,
我们也许有人暂时不具足
缴纳相对贵的学费的能力,
但是最关键的一点,
是我们求学的心,
应该不为学费所障碍,
只要我们想学,
我们总是有办法的,
而学费,
就是证明我们
想拿到成功的一个渴望程度!
也是检验我们
下定决心去成功的态度!
更是最直接的衡量我们
会不会成功的标准!


上一篇:用1分钟的时间让你了解 数字——四柱八字
下一篇:数字磁场—数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