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相信易经?穷人信命,富人信运!
前言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易经》。《易经》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自古以来,无数人受到《易经》的启发改变命运,我们一起来品读,领悟为人处世之精髓。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相信易经?
1、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2、那时候无知无明,但在闽南佛教文化的浸润下,长辈的熏陶及个人阅历的增长,不迷也逐渐开窍。
3、闽商崛起的那一代人都是草根,能快速掘金,有时势也有运气。他们大多信风水讲命理,用来预见预防及规避风险,越有钱的人家越注重,不少大企业都有风水顾问。
4、再者便是政府官员,小到办公桌的摆放,办公室风水布局等等,他们背后都有懂易学的高人指点江山,通过改变周围的能量场来改变命运。非比寻常的事业与人生,来自于非比寻常的功力。
5、《爱拼才会赢》里唱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祖祖辈辈都非常虔诚,家家户户都供有佛堂,皆相信:命由天定,运由我改,福自己求。
6、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管是迷信还是觉醒,更不管信奉什么宗教,易经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你会发现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才会排斥,而觉知的人则将其视为富有密码。
7、易经在古代就被称为“帝王术”,服务帝王家。直到现在,能把易经智慧用好,尤其是玩转风水来改写命运的依然是那些层次高的人,总之都是有钱人玩的。
8、知命改运除了岁月,还有学习,而我在易经课堂上遇见的同修,能往深进课去学习的,能花钱破解困局的,基本上都是时间与财富自由者。
为什么越是富人越相信越富有?
1、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事业做的越大,不确定性越强,越富有才越有经济能力应用易经智慧。
2、如果你毕业月薪三千,我跟你说,你努力工作争取工资到六千很容易,你会相信,但是我说,你努力工作就能成为亿万富豪,你有这个把握吗?我估计没有。因为要成为亿万富豪,运气的成分很大,不确定性很强。
3、同样的,一个科长努力工作、钻营,当个处长还有可能,努力当个部长他自己都不敢想,越向上,运气成分越多。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就遇到了天花板,只有好运气才能帮助自己突破。
4、有钱人,明星,高官心里都清楚,自己混得这么牛不是因为自己比普通人能力强太多,而是运气起了很大的作用。运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除了风水算命又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把握,只好指望这些了。
5、懂风水有利于行运,能少走些弯路。财大气粗的帝王以及其衙门单位是风水应用最多,与最大受益者。四大古都哪个不是风水的杰作?皇家园林、皇家陵墓等,以及历史文化名城都烙上了风水的痕迹。
6、现今社会,风水仍然是富者的所追求的。明星、大富翁等都是风水的最大追求者,动辄上千万的豪宅也只有富人才能享用。而单独的豪宅才有机会去进行风水选择。
7、普通大众,有一套房屋就不错了,最多就是按照风水原理进行点缀下就可以了,根本没有能力去选择风水的。随着现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掠夺与生存环境的恶劣等,人们追求风水的渴望会越来越强烈。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来自上天的保佑是大吉大利的。由此人们就犯了一个最普遍的毛病——相信外在的神秘力量,却忽视自身的内在追求。而易经的宗旨,是完全以人为本的。
与其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比如说,自求口实,自求多福,自强不息等等。“自”,指自己,又叫做小宇宙;“天”,指上天,又叫做大宇宙。
《易经》提倡天人合一。人的小宇宙与天这个大宇宙合而为一,即是天人合一。自佑者,天亦佑之。自是内因,小环境;天是外因,大环境。所以说,大环境、小环境都在保佑自己,当然心想事成、吉无不利了。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要记住,重点在自己,不在别人。《易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所以孔子又讲:“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说,我们要靠自己。
什么样的人会更相信并运用易经智慧来圆满人生呢?
1、年纪大的人要比年纪轻的人更信易经。年纪轻的人,没有足够的阅历让他对命运产生敬畏和困惑。
2、生活无忧条件好的人要比穷人更信易经。生活无忧后,你有更多时间思考和回顾你走过的路,而如果你连明天吃饭的钱都不够,就会更少想这些问题。
3、在俗世里取得较大成功的人比普通百姓更信易经。因为成功本身的偶然性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智商情商和勤奋的问题,还有很多机缘巧合的运气。
4、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落到一个人身上的,这个人本身对成功的过去也会迷茫,对未来又会有不安全感。普通老百姓过着白开水一样平淡的生活,缺少去多思考命运本质的动机。
5、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或许,你会说自己的层次不足以谈论并运用易经智慧,事实上你每天都可以实现,比如做善事,交贵人,多读书。因为修身是可以自已控制的,你觉得呢?
总结语
君子以正位凝命: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摆正身姿,集中精神;不偏不倚,有厚重、端正之相,用于比喻静坐中的心态和姿势。曾国藩就曾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中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二是以正念、正心立身于正确的地位,凝聚力量,稳健做事,完成自身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摆正位置,凝聚力量,完成自己身上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