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饮食胎儿神经管发育关键期孕妈该吃什么?

不少孕期妈妈咨询,怀孕后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吃”就变成了各位孕妈们的大难题。这个能不能吃?哪个吃了好?需要吃什么?

为了宝宝更好地成长发育,孕妈们还真得在“吃”上花点功夫。



孕早期需要哪些营养



首先,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怀孕初期第17至30天此时,如果叶酸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果您从计划怀孕开始补充叶酸,就可有效地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孕妇应尽早补充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及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因为怀孕后,孕妇的血容量扩充,铁的需要量就会增加一倍。如果不注意铁质的摄入,就很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并可能影响胎儿也患上缺铁性贫血。另外,充足的锌对胎儿器官的早期发育很重要,有助于防止流产及早产。


在孕早期,胎儿的器官发育特别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叶酸、铁、锌,有助胎儿的健康发育。但是,孕妇通常很难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怀孕,所以必须从准备怀孕开始,就要注意补充额外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为了适应母子的需求,合理而全面的营养应当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孕早期推荐食材 



蛋白质主要包括:肉类、奶类、蛋类、鱼类。适当地增加热能的摄入量,本月食品中应比未孕时略有增加就可满足需要。热能主要源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与维生素的供给来源于奶类、豆类、海产品、肉类、芝麻、木耳、动物肝脏、花生、核桃等。


维生素食品包括:玉米胚芽、瘦猪肉、猪肝、鸡蛋、蔬菜、水果类。总的要求是: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要多吃较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安排清淡、可口、不油腻的菜肴,以激起她们的食欲。为了防止呕吐,可以在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再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稍躺一会儿再起床。



主食:米、面不要过分精白,尽量采用中等加工程度的米面。主食不要太单一,应米面、杂粮、干豆类掺杂食用,粗细搭配,有利于获得全面营养和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蔬菜:应多选用绿叶蔬菜或其他有色蔬菜。孕妇膳食中蔬菜的三分之二应为绿叶蔬菜。鲜豆类如豇豆、毛豆、四季豆等蛋白质含量丰富,并且其中所含铁吸收率较好也可选用。对竹笋一类无色、价高,且含草酸高的蔬菜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水果:柑桔、枣含抗坏血酸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尤其冬季蔬菜少时,可较多选用。


动物性食品: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品种。由于畜禽内脏,尤其是肝脏维生素A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孕中期和孕晚期妇女应多选用。禽肉脂肪含量低,肌肉细腻,蛋白质含量丰富,鸡肉炖汤味鲜美,有刺激消化液分泌的作用,适合孕妇食用。鱼类肌肉纤维细嫩,含蛋白质丰富,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维生素B2、锌、硒较丰富,尤其深海鱼类脂肪中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胎儿脑和神经发育有益,孕妇应多食鱼类。


奶类食品:奶类蛋白质主要成分酪蛋白为含磷复合蛋白质,具有足够的必需氨基酸,也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奶中脂肪熔点低,颗粒细小,易于消化吸收;尤其是奶含钙丰富,易吸收,是膳食中钙的良好食物来源,为孕妇供钙更为适宜。粮谷和蔬菜虽含有一定量的钙,但由于同时含有植酸、磷酸、草酸和纤维素,影响钙吸收。奶类几乎含有一切已知的维生素,尤以维生素A和B2突出,是孕妇理想的食品,每日应饮用250g以上。


大豆类食品:大豆是植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质量最高,质量最佳的食物,其蛋白质中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与动物性蛋白质相媲美,尤其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较高,与谷类同时食用可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豆脂肪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对防止孕妇血脂升高和胎儿生长发育皆为必需。大豆食品钙、铁、维生素B1及B2含量较多,且价格低廉,每日最好能摄入100g以上。有的豆制品如素鸡、卤干、腐乳、豆腐钙含量很高,亦为钙的良好来源,臭豆腐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百克含1.88~9.6Oug。



 孕早期禁忌食材 


螃蟹:

它味道鲜美,但其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甲鱼:

虽然它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因而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



薏米:

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马齿苋:

它既是草药又可作菜食用,其药性寒凉而滑利。实验证明,马齿苋汁对于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易造成流产。


芦荟:

芦荟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毒素,中毒剂量为9~15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怀孕中的妇女若引用芦荟汁,会导致阴道出血,甚至造成流产。对于生产后的女性,芦荟的成分混入乳汁,会刺激孩子,引起下痢。



上一篇:【孕产指南】备孕妈妈反复胚胎停育,复发性流产,这些要注意!
下一篇:【母乳喂养】判断母乳是否充足,标准只有这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