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决定了野山参的好坏
生长年限和环境不同,决定了野山参的滋补效果大不相同。
01
土质
灵地产好参,肥土长笨参。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极为苛刻,最理想的土壤为底层是含碎石的黄黏土,中层为含沙的活黄土,含沙量25%~40%为好,表层是厚7厘米左右的腐殖土,并有一定厚度的枯枝落叶覆盖。
02
坡度
20°左右为佳。水分是野山参不可缺少的生长条件,而坡度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含量。《人参图鉴》记载,野山参的适宜坡度应为35°以下,20°左右为最佳,低洼、排水不畅的山地不宜发展。
03
朝向
阳坡15年等于背坡17年。万物生长靠太阳。对野山参而言,太阴或太阳的地方都不长,森林透光率最好是30%左右。同等15年阳坡野山参等于背坡野山参17年,质量好、含量高。
04
植被
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下最佳。野山参喜欢生长在不漏天的复层林的中密林下,郁闭度(指森林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在0.6~0.8之间,长白山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就极为符合,最为理想的植被是上有乔木、中有灌木、下有草本植物组成的伴生植物体系,构成其天然屏障。
05
年限
参龄越久,滋补效果越好。经科学测定,人参的核心有效成分人参皂苷随参龄增加而增加,如4年生人参皂苷含量为3.16%左右,6年生人参的皂苷含量就上升到了4.85%。正是如此,国家各级药品食品检验机构都以人参的生长年份来作为主要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