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知识】准备怀孕就得送走猫狗?妊娠和宠物真的不能共存吗?


对于很多有宠物的家庭来说,宠物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但是到了「添丁进口」的时候,宠物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我们结婚后打算要孩子,婆婆说什么都不准养猫,因为「会导致流产畸形,感染寄生虫病」,自己养了好几年的猫咪感情很深,一直都很干净而且按时打预防针,难道非得送走了才能怀孕吗?


其实,怀孕和养宠物,并非绝对不可以共存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关于宠物的事儿。


为什么怀孕养宠物

让大家这么担心呢?


这个罪魁祸首就是宠物身上可能携带的弓形虫。


弓形虫会引起弓形虫病,这个病原体叫做刚地弓形虫,它是一种呈现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疾病


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它寄生在这些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内,随粪便排出,其他哺乳动物和鸟吃进去,或者接触到粪便发生感染。


如果是一开始就养在家中,并且干净卫生还做好免疫,不在外面胡乱捕食小鸟,不乱吃生肉粪便的猫猫和狗狗,感染弓形虫的概率是很低的。



弓形虫在人类体内仅仅存在滋养体(急性感染)和包囊(慢性感染)两种形态,人感染弓形虫病的时候,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但是对于有免疫系统缺陷的人来说,感染弓形虫则是致命的。


比如艾滋病患者,因为免疫系统不能够正常工作,弓形虫则会恣意入侵人体的各个部位,造成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严重的会在 2~8 个月内导致死亡。


对于孕妇来说,急性弓形虫病的表现以淋巴结炎多见,全身或者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可以伴随有压痛。而慢性则可以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炎。


孕妇感染弓形虫

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比如流产、早产、死胎、胎膜早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增高。


如果是患有急性弓形虫病的孕妇,可以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感染的时候胎龄越小,胎儿受损可能越严重,三个月内的感染多可以引起胎儿流产。


幸存的胎儿则可能通过胎盘感染弓形虫滋养体,引起先天性弓形虫病,常常表现为视网膜脉络炎、脑积水、脑内钙化、分为全身型和中枢神经症状型。



而这两种类型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可造成胎儿出生后四周内出现发热、呕吐、腹泻、脑炎、脑膜炎等感染症状,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内钙化,小头症,视网膜脉络炎等。


这些疾病听起来的确是比较可怕,但是感染弓形虫病,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弓形虫是怎么感染的?



猫咪作为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感染弓形虫的原因主要是吃了被弓形虫污染的粪便,食物或者生肉。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病,大多是因为吃了被猫粪污染过的水和食物,或者吃过没有煮熟的肉类、蛋类,以及没有经过消毒的牛奶、被生肉污染过的熟食等等。


吃粪便或者被粪便污染的食物,这点操作上应该是很困难的,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不让家里面的猫咪乱吃,同时自己也要注意做好自己的卫生,那么就可以有效预防弓形虫的感染。



我们能做的有:


① 不要让家里的猫咪吃生肉或者在外面随意捕食,给猫咪吃猫罐头或者猫粮。


② 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怀孕的女性,不要吃生肉,以及半生不熟的肉类、蛋类,以及卫生得不到保障的食物。


③ 不要喝生水,家中的菜板可以专门准备一块切生肉的,和其他的食材处理分开使用。


④ 因为主要是通过粪便传播,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怀孕的女性,铲屎这件事儿还是交给老公的好。



感染弓形虫可以检查出来吗?



当然可以。


我们在孕前检查中就有一项关于优生的检查,叫做优生四项或者优生十项,其中就包含了弓形虫的筛查。


如果是有过明显动物接触史的女性,可以在怀孕前进行孕前检查,或者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检测弓形虫 IgM,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弓形虫的感染,尽早发现或者进行治疗,必要的话及时终止妊娠。



怎么治疗弓形虫感染呢?



治疗的时间越早,弓形虫感染所造成的后遗症出现就越少。


当我们在妊娠期间已经确诊弓形虫感染,那么应该选用的药物是乙酰螺旋霉素,口服用药,两周为一个疗程,间歇 2 周后可以再重复一个疗程。


对于患有弓形虫病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即使是宝宝看起来外观正常,那么也应该给予乙酰螺旋霉素来进行治疗。


所以,弓形虫病虽然可怕,但是它可以预防,可以尽早检查发现,也可以进行治疗


并非养了猫狗宠物,就一定会感染弓形虫病,也并非只要打算怀孕,就必须把宠物给送走,我们只要坚持做好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远离宠物的粪便,远离生食生水,主人爱干净,宠物也要保持干净,那么即使是打算怀孕或者已经怀孕,也可以跟自己的爱宠一起相伴。



虽然有时候觉得铲屎比较麻烦,但是看着猫咪狗狗们那可爱的模样,心里头也还是觉得很受用很喜欢的,宠物们也是我们的朋友,既然决定了养育它们,也应该做好我们自己应该做到的责任。


保护它们的健康,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上一篇:【妊娠知识】妊娠反应什么时候开始?怎样缓解妊娠反应?
下一篇:【妊娠知识】妊娠糖尿病的七个营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