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辅食】宝宝辅食添加禁忌知多少
一提到宝宝辅食添加的问题,相信许多身经百战的“辣妈”们都能翻出来“满纸专家言”,回忆起实战过程中的“几把辛酸泪”啊。但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宝爸宝妈、宝爷宝奶,还是新晋阶爸妈小鲜肉,宝宝的辅食添加除了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等等大原则以外,还要注重避免一些辅食禁忌才是更加科学的。
1
盐和糖到底该不该吃?
宝宝的肾脏、肝脏等各种脏器在两岁以内还没有发育成熟,摄入过量的钠很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7-24月龄的宝宝钠摄入应不超过350-700mg/d,相当于0.9-1.8g盐。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不仅增加宝宝患龋齿的风险,还增加能量的摄入,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辅食不加调味品,应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保持原味,保持淡口味,有利于宝宝更能够接受不同天然食物口味,降低偏食挑食的风险。同时,也能够通过减少盐和糖的摄入,降低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到这里有好多家长要问了,不用盐能满足宝宝钠和碘的需要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其中钠的含量都能满足6月龄宝宝的需要,到了7-12月添加辅食之后,宝宝可以从天然食物中获得钠,尤其是动物性食物,例如鸡蛋、瘦猪肉、海虾等等。母乳和辅食中的碘同样能够满足宝宝对碘的需要。1岁后宝宝可以尝试淡口味,即在食物中添加少量的糖、盐,这样钠和碘的摄入量会明显增加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另外,除了单纯的盐和糖等形式以外,市面上还存在很多钠、糖含量超标的食品,例如一些腌、熏、卤制食品,以及蔬菜汁、肉松等加工制品。因此,新手爸妈们一定要学会认识食品标签,一些标有蔗糖、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等等字眼以及钠的NRV%比较高的食品必须杜绝给宝宝食用。
2
果汁为什么不推荐
相信有许多家长会乐忠于给宝宝榨果汁喝,但是殊不知对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我们是不建议喝果汁的。虽然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是其中添加的水分较多,宝宝喝完之后会增加饱腹感,因而会相应地减少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长期则会影响生长发育。另外,果汁中含有的糖分过高,口味过甜,过早地接触甜度高的食品会使宝宝对甜味产生依赖,容易造成偏食挑食的坏毛病,不利于宝宝养成喜好天然食物原味的良好饮食习惯。
3
酸奶?牛奶?奶粉?傻傻分不清楚
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琳琅满目,口味也是层出不穷,让宝爸宝妈们挑花了眼。但是,普通鲜奶及酸奶、奶酪等奶制品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容易增加婴幼儿的肾脏负担, 7-12月宝宝不宜食用,到了1-2岁可以逐渐进行尝试,但也应当注意少量食用。另外,像豆奶粉、蛋白粉等冲调饮品也同样不宜作为刚刚添加辅食喂养的宝宝食用,虽然其优质蛋白含量丰富,但其他营养成分不足,仍然不能与母乳或配方奶的全营养均衡配方相提并论。
4
对坚果、果冻、硬块零食 say no!
各位家长们要注意啦,禁止宝宝食用大块固体,如整粒花生、腰果、果冻等容易增加进食意外风险的食物。这些食物由于块大,宝宝无法咬碎,容易呛入气管造成危险。尤其是对于心疼孙子孙女的宝爷宝奶们,千万不能因为想让宝贝“尝鲜”就喂食一些坚硬或者难以吞咽的小零食,宝贝们的口腔、咽喉部以及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需要“守护者”们的火眼金睛、眼疾手快和悉心呵护啊。
5
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是许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在刚开始给宝宝进行辅食添加的时候,注意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在引入新食物时应认真观察宝宝是否出现食物过敏现象,如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喂养。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果仍然出现,应尽快就医,确认是否食物过敏。
适宜的烹饪方式也决定了食物的原味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能够很好地保留——宝爸宝妈们应该选用蒸、煮,而忌煎、炸等烹饪方式,使用宝宝专用炊具,现做现吃,煮熟透以彻底灭菌,养成不吃剩饭等良好饮食习惯,来降低食物中毒风险、保护宝宝胃肠道健康。
此外,喂食期间应避免电视、玩具等的干扰,用餐时间应小于20分钟。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是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而必须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