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近视防控方法,为什么别人家孩子效果更好?
“为什么我们采取同样的近视预防和防控的方法,怎么别人家孩子视力恢复得那么好,而我家的却恢复得比较慢呢?别人家的近视度数控制得很好,而我们家的却控制不住呢?”
——有部分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现在就来帮他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在这里帮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同样的方法使用,别人家的近视控制效果好些,而自己家的效果没有别人好?
一、近视防控需要多层次、全方面的进行
更需要孩子、学校、家庭等多方位的监控
虽然目前近视眼研究前沿中户外运动、双眼视功能训练(减少调节滞后)、视力提升训练等目前都已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也根据这些理论产生了各种近视防控手段。但归根到底,近视是多因素造成,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除了“近视防控手段”外,还需要全社会参与,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减负、学生的配合、家庭监督等。
近视防控如果一味的依赖防控的手段,而忽略了孩子用眼的负担(户外运动不足、学习压力过大、基因、饮食健康等),近视增长的速度仍然在持续增长。
二、个 体 因 素
虽然临床研究认为一些近视防控手段是“有效”的,但我们得理解什么叫“有效”。我们常说的“有效”是指对群体的统计结果:比如100个人里面有82个人通过这些方法近视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就叫“有效”,但对于剩下的那18个近视控制效果不好的个体来说,就更应该查明原因,努力将孩子的近视控制下来。
我们把近视防控手段的有效性看做是一种对群体而言的概率事件,但这些方法在个体中确实是有差异性的,具体原因如下:
○年龄:近视发生发展有敏感时期,敏感期近视会增加的很快。比如9岁和16岁开始近视的孩子比,9岁的孩子处于近视发展的敏感期,可能不管怎么控制近视,近视增加也会比16岁(近视发展已经基本趋于稳定)的不做防控快。
○近视程度:一些近视防控的手段对近视程度的控制效果不同。比如同样在做视力训练的孩子,100度近视与400度近视,在同等条件下,100度近视的孩子比400度近视的孩子训练效果好。
○遗传背景:父母都是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家长,孩子近视的机率更大,更应该提早预防和尽早控制。
○户外运动的时间:同样是400近视的孩子同样采用视力训练的方法控制近视,一个每天有4个小时的户外运动与一个每天被学业压得几乎没有户外运动时间的孩子相比,有足量户外运动时间的孩子近视控制的效果就好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近视控制的这么好,我的孩子就控制不住?——个体差异太大,随意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没有科学性。能比较的只能是:自己与自己比。
三、近视防控不能用消费者心态来看待
外科学的大家裘法祖老先生说:“医生治病,就是把病人一个一人的背过河,医生和病人都在水里。”这句话说得太贴切了。
人的生理结构实在太复杂了,即使是现代医学手段这么发达在,我们也不过是在医学知识的大海边捡到了几个贝壳而已。近视防控同样如此。所以一个需要做近视防控的孩子一旦送到视保中心,二者立即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你在水里,我也在水里,我们的目标都是与这条激流(近视)搏斗,我们也是希望孩子的近视得到更好控制的。
但是人们常常会觉得:交了钱就是消费者,是上帝,你就应该给我提供让我满意的服务…但是哪里有这么简单的呢?近视的孩子,家长有一个“控制近视”的巨大预期(这个预期不可能100%达到),谁能保证用了XXX手段、方法以后,近视度数就一定能控制住或者不增长了呢?
所以,近视防控和看病一样不能用消费的心态来看待,不能认为交了钱,用了我们推荐的手段就一定要得某种确定的结果(近视度数不增加)。市场行为活动的基本逻辑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协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提供服务者,都是平等的交换和协作。如果我们对这个互相平等的协作机制破坏的话,最后伤害的都是自己。不信任背你过河的医生,最后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四、我对于近视的看法
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成功与“不近视”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求孩子“成功”,这就意味孩子要放弃玩乐的时间,增加学习时间,其实就是选择了近视。近视本身是一种生物适应的结果,看近多,自然就近视了。在这个前提下谈近视防控似乎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所做的近视防控工作中,第一方面是让未近视的孩子得到很好的预防,对于已近视的孩子我们也只是最大化的减少近视的损害,避免孩子成为高度近视而已,完全避免近视是做不到的。
专家认为目前建立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档案进行个体及群体的干预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比各类具体的近视防控手段还重要,是我们未来要下大力气做的重点工作。
每个个体的情况都不同,而且个体差异还很大,所以近视防控不能一刀切,请家长带孩子到专业视力检查机构,建立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