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低视力的孩子,我们能做什么?
什么是低视力?
提到低视力,你会想到什么?
视力差?弱视?近视?
其实,低视力远比你想的要更复杂。
近视、弱视等原因造成的视力差,通过戴眼镜、药物或者做手术就能重新获得良好的视力,但是低视力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让眼睛视力超过0.3——连眼前3厘米的东西都难以看清,离盲很近很近,但又不是盲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从小就低视力的孩子,不在少数。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结果表明,导致低视力的主要病因是遗传性先天性眼病,其次是弱视、屈光不正(近视、斜视等)、视网膜疾病、角膜病、视神经病、白内障及青光眼,而现在的医学手段对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变有手术治疗治愈的希望,但对于先天性、遗传性的视神经、视网膜疾病,仍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手段。
对于这部分孩子,我们能做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眼科专家们给出的建议。
不放弃康复训练
不少低视力小朋友的家长会坚信孩子视力还能提高,或者会直接把孩子当盲人看待,但这两种做法,都会让孩子错失最佳的康复时机。
低视力不等同于盲,经治疗后视力仍无法提高,被确诊为低视力的孩子,还能通过练习使用低视力辅助器(如各类放大镜、望远镜,电子助视器等)来增强生活、学习技能,减轻家人的负担。
改变生活细节
不同眼病造成的低视力,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来适应生活。
如黄斑变性的患者,可以试着找一个角度,用余光来看东西;对比敏感度下降的患者,用黄色、红色的滤光镜看东西对比会强一点等等。
此外,家人也改变一些生活细节,来让低视力人群的生活更轻松:如尖锐的桌角贴保护软垫,加强家具颜色对比度,黑色桌面放浅色杯子,阶梯上有明显的装饰帮助辨认等。
关注低视力孩子心理状态
外界信息80%以上都是通过视觉获取的,从小就低视力的孩子可能会有“感觉统合障碍”,他们的内心比正常孩子更敏感。如果家长忽视了关注孩子的心理,他们很容易有自卑、自闭甚至自责心理,影响生活及社交。
因此,低视力孩子的身边人需要对他们多点耐心和关爱。平时让低视力孩子多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如听收音机、玩大字扑克、经常和伙伴一起玩等,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接受教育和职业规划很重要
低视力孩子想寻求教育、就业方面的帮助,可以咨询盲校的老师或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单纯因为“容易考”就学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专业,而应该有一个真正合适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