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少】间歇性外斜视与近视


间歇性外斜视(IXT)



全亚洲甚至全球发病率最高

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斜视表现较为明显

临床上最常见的斜视类型

通常在3岁以前发病,早期不易被察觉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视轴常常分开,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而看近视时可保持正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大多先有外隐斜



其发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



间歇性外斜视常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的显斜期,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间歇性外斜视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即发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间歇性外斜视与近视



尚无文献支持屈光不正影响间歇性外斜视的形成

相反的间歇性外斜视可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视患病率及近视进展速度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近视可能不是间歇性外斜视的危险因素


间歇性外斜视近视进展的研究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了维持双眼的正常眼位,需要付出额外的集合用于补偿偏斜的眼位,付出集合的同时必然有更多的条件参与,就会发生屈光度的一过性改变。


间歇性外斜视近视进展的相关因素



1

隐性近视:Burain等1945年发现成年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从单眼向双眼注视状态转换时,会出现瞳孔缩小与近视漂移,即近视屈光度增加。在IXT的成年人中,当视觉系统从单眼视切换到双眼视时,可观察到近视漂移和瞳孔缩小。近视漂移被证实不仅在成人会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也会出现。



2

调节反应:调节反应和近视进展有关→视近时调节滞后,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产生远视性离焦,因此可能造成眼轴增长和近视进展。近视患者和正视者,视近时调节滞后会引起周边眼轴的一过性增长,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研究发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反应与近视对照组有差异。

3

视网膜周边屈光:根据周边离焦理论,周边视网膜远视性屈光状态(远视离焦)可能也是导致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周边视网膜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处屈光度的差值即为周边视网膜相对屈光度。




调节反应


IXT患者为维持双眼视轴平行做出过度的调节,表现为调节超前,可能是导致IXT患者出现调节性近视的潜在因素。儿童的相对调节与相对辐辏幅度较大,调节性近视不明显;而成年人调节力和融合力下降,可能更易出现调节性近视。



有明显注视眼/偏斜眼的间外患者双眼注视状态下注视眼表现出明显的调节超前,而偏斜眼表现出调节滞后。双眼注视状态下两眼调节反应存在不一致性。


研究发现:在各个注视距离处,间外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量均大于近视对照组。调节负荷增大,间外患者双眼视物疲劳,调节反应相应地下降。间外患者的调节滞后量随注视距离缩小而增加。


研究表明:间外患者视近调节滞后明显大于近视对照组。注视距离减小,调节滞后增加,可能会产生一个更明显的远视性离焦。可能是间外患者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





周边视网膜相对屈光度(RPR)



斜视患者的RPR与眼位正常者是不同的,外斜视患者颞侧视网膜表现为近视性相对屈光状态,而鼻侧表现为远视性相对屈光状态。间外患者眼位偏斜时,偏斜眼的注视距离大于注视眼,鼻侧和颞侧视网膜可能会产生不对称的离焦。



间歇性外斜视近视进展研究


研究现状:

分开过强型、基本型、集合不足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调节反应及RPR。

研究多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研究内容比较单一。



小结


与远视产生内斜不同,近视不会导致外斜,而间外可能是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

间外促进近视发展与隐性近视、调节反应、周边视网膜屈光等因素有关。

结合更多近视进展相关因素进行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和分析,按照间外分型分类讨论,以进一步明确间外患者的近视进展的原因以及不同干预手段对近视的控制。


上一篇:孩子近视度数年年涨,爸妈的观念与态度是决定因素!
下一篇:9岁男孩压力大竟导致失明?马上期末了,帮孩子减压的4种方式|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