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真的能解决孩子弱视问题吗?
孩子视力不好
戴了眼镜还是看不清
可能就是弱视了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更要提醒的是,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家长要更善于发现问题,以避免错过孩子弱视治疗的关键期。
1.
>>>可能导致弱视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3.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度以上,远视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的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而产生了弱视,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弱视的发生,一定有以上四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答案是:是的。 如果没有上述原因,视力不好,就不一定是弱视。
2.
>>>如何治疗弱视?用"遮"?<<<
双眼高度远视引起的弱视,在经过正确的戴镜治疗远视眼后,相当一部分弱视症状可恢复。但如果是斜视、或是其他的原因而造成的单眼弱视,在戴镜之外还必须采取特定的医学手段及时干预。目前最靠谱的干预手段是——遮盖!
它的原理在于遮住健康的眼睛,强迫使用弱视眼看东西,在对弱视眼产生光刺激后,逐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以及视功能。
3.
>>>如何遮盖才最有疗效?<<<
1、必须有效遮盖
有效遮盖,即在孩子必须用眼的时候进行遮盖。孩子读书、写字甚至玩手机iPad的时候就是最有效的遮盖时间,此时能最大程度地刺激弱视眼,视力提升的效果好。
医生特别指出,孩子户外活动时不推荐遮盖,因为这时候孩子不专注用眼,遮盖的效果不好,此外孩子缺乏立体感,容易发生意外,尤其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时,遮盖容易引起孩子自卑,依从性低。
2、必须要形成暗房
遮住的眼睛应形成暗房,不让光参与,弱视眼才可能有反应。如果没有完全遮盖,孩子还可能因此偷看,反而可能引发斜视等诸多副作用。因此不推荐附在眼镜框上的遮盖方法。
附在眼镜框上的遮盖未在眼部形成暗房,遮盖效果可能会比较不好
有效的遮盖时间建议每天在两小时以上,以视力有没有提升为标准,最好2-3个月随访一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判断遮盖疗法是否起效,查看孩子是否出现了其他异常并予以相应的处理。
4.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弱视问题?<<<
在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5岁以前)及时干预,弱视治疗都可以取得特别好的效果。关键是怎么早发现?
专家指出:弱视多见为单眼,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一则“厌恶实验”来发现问题:用障碍物交替遮盖孩子的双眼,当盖住一只眼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和反感,就提示着孩子两只眼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清楚的,可能存在着弱视,需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