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思维训练该如何安排?
每次群里咨询,都被问及同样形式的问题:
2-3岁(托班)
这个年龄段幼儿,刚刚进入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还处于早期,适合于运用各种物质材料进行表征应用的游戏活动,毫无疑问应该从低幼探索的基础级课程开始。在这个级别课程中,可以获得充分的物质探索,了解物质的各方面属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可以进行简单的排序、分类、一一对应的活动。在这个级别课程中,还可以获得精细动作的发展,在各类操作活动中,体验动作带来的因果关系,学会解决单一的操作问题,比如用工具挖一个小洞,比如如何堆积、搬运、如何创造各种形状,学习各种动作图式,丰富动作策略(可以使用工具做各种推、拉、按、压、刮、插、戳、铲、敲、滚动、旋转等动作)。在学习动作策略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观察,模仿,根据因果关系(现象结果),调整策略,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发展逻辑能力。
3-4岁(小班)
小班开始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可以做各种动作,来达到各种目的,假如已经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积累了较丰富的探索经验,现在就可以进入低幼探索的进阶级课程学习。在进阶级中,可以将过去零零散散的经验得到整合,比如可以在没有成人提醒下,知道一系列的操作步骤,自己能够有序进行,也许精细度上还需要成人帮助,并不是做得很完美,但现在他们可以思考一连串的事情了,而不是听成人说一步做一步。在进阶级课程中,要求孩子可以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者正在创设的情景任务中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大多数任务都是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获取信息,从而得以解决的,这也符合这个年龄段仍然以具象经验最主的内在思维水平。
但假如在3岁之前,儿童并没有得到充分物质探索的经验,日常生活父母陪伴较少,老人或保姆只是推孩子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回家看看幼儿节目,玩玩具,涂涂色,教教儿歌这样的,那么在3-4岁时就要赶紧把探索经验补起来,从低幼探索课程的基础级进入,可以丰富他们的物质探索经验 ,真正将儿童的自主性调动起来,锻炼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也能提高儿童的专注力。
4-5岁(中班)
4岁以上的儿童,以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来讲,虽然也是前运算时期,但已经开始进入后期,前概念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已经比之以前有更丰富的语言,心理表征能力更强,可以进行数学启蒙了。如果家长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建议这个时期可以把低幼探索课程与数学启蒙同时进行,一方面是具象操作经验,一方面是抽象思维启蒙,两者相辅相成,又能提供较全面的游戏活动,是非常好的选择
5-6岁(大班)
和4岁儿童一样,正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的最后时期,将要过渡到具体运算时期了,此时儿童对于抽象概念已经有所“开悟”,对于数字方面的概念知识也开始逐步深入理解。这个时期同样可以作为开始数学一阶段课程学习的起始时期,如果4岁多的时候已经开始数学微课一阶段学习了,那么现在第二年可以将一阶段课程进一步深化,作为幼小衔接来讲,可以通过课程熟悉一些关键概念,加减法原理以及很重要的模式规律题。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仍然建议以实物辅助操作为主,因为后面还有一年级,可以让孩子进行更为抽象的学习实践。
从国内较为功利和应试的氛围来讲,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建议进行低幼探索课程了,因为需要有时间进行数学启蒙。可以说,如果要进行较好的幼小衔接,现在开始数学启蒙是必须的了,与其用错误的方法教孩子刷题,还不如好好跟着数学微课一阶段学习如何把基础概念疏通,打扎实,这点比提前学习一二年级数学课要好很多,少走弯路。所以,如果要这个时候重点放在数学启蒙,加上家长可能还要给孩子在中文英文阅读上下功夫,孩子还需要进行户外活动,时间并不多,再进行低幼探索课程时间上就很紧张了,估计家长此时也没有如此多精力了。
但如果家长决定让孩子走国际路线,也并不焦虑于升学,自己又有大把时间可以陪伴孩子,理念上很喜欢“物质探索”,那么低幼探索的进阶级课程也适合5-6岁儿童,可以丰富日常的游戏活动,而且可以结合数学微课一阶段,搭配着来,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