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爱“干净”,却是孩子感统发育的拦路虎?

带孩子去小区的公园玩,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不会走路的孩子,想在草地上追蜻蜓,父母看见了爬行的宝宝,因为"爱干净"立刻将他抱了起来;


刚下雨不久后,草地上有了一个个小水洼,孩子踩水踩得正开心,一个妈妈突然过来,立刻大声制止孩子:"不要玩水,鞋子都弄湿了";


……



最后,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干净"的地方玩耍,却断了孩子出门的可能,将孩子的活动空间限制在了家里: 冬暖夏凉的空调、干净的积木和玩具,孩子玩得安心,父母也很放心。


这样的放心,真的对孩子好吗?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无形中限制了孩子们玩的权利,使得他们远离脏乱,也剥夺了他们感觉及运动发展的机会。



其实,孩子在生活中一些看似顽皮、不爱干净的小举动,恰恰暗含着感觉统合训练的契机。

抱抱亲亲


针对于焦躁、粘人、坏脾气、发音不准、偏食、动作慢的孩子,抱抱亲亲能够有效改善孩子的触觉失调。


将孩子抱在身上,家长用脸颊或额头摩擦孩子的脸,或者是互相亲吻脸颊。


妈妈也可以用头发接触孩子的脸,但是要注意头发的清洁和孩子的反应。 爸爸也可以用未刮除的胡须轻触孩子的脸。


撕碎纸屑


很多孩子小时候喜欢撕书、撕纸巾,大多数家长将这一行为定义为破坏性行为,每次看到床上、地上一片狼藉,就特别窝火。


利用撕纸,家长可以从中找到很多训练孩子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的机会,同时也发挥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

玩泥巴沙土

一些孩子不愿意用手接触面团、泥土、颜料等黏糊糊的东西,这些孩子可能存在触觉失调的问题。


这是由于孩子在早期养育过程中触觉性体验少,或家长在孩子活动中灌输了“脏”、“湿”是不好的等信息的缘故。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玩沙、玩泥土的游戏,对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的训练。


也可以利用纸、树叶、米、豆等物品,强化孩子的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的发展。


这种方式,对触觉过于敏感或迟钝的孩子的情绪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吹泡泡

你能想到吹泡泡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吗?


用大力就会吹出很多小泡泡,用小一点力量慢慢吹则可以得到大泡泡,孩子一定会觉得很有趣的。


让他试着去抓到从高处落下来的泡泡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观察物体下落的过程,泡泡会飘得比别的东西更慢,孩子才能观察得到。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视知觉能力!

走路沿

走路沿也可以是训练孩子前庭平衡的方法。

在放学后或者是到户外活动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多走走路沿,这样可以强化他们身体双侧的配合能力,提升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及视知觉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走路沿与感统教具平衡木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爱干净”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却因为我们过度的保护事与愿违。


因此,我们在保障孩子安全健康的同时,也要请尊重孩子的顽皮,增加孩子与外界触摸、接触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哪些异常举止?
下一篇:为什么剖腹产的宝宝更需要感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