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跟孩子聊天,他创造力更高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书(人教版)有篇文章叫《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课文要求背诵,所以,孩子在作文里一说到秋天,就是这几句话。他们描写的只是课文里的「秋天」,而非真实所见的秋天。

我住在厦门,厦门的秋天鲜少见到落叶。城里常见的大叶榕、菩提榕、洋紫荆和木棉树等,在春天才会落叶纷飞。「春风吹,落叶飞」,反倒是真正的景象。

每年这个季节,环卫工人都将路边的落叶扫成一堆堆,孩子们经常快乐地在树叶堆里跳上跳下。

为什么孩子画画,动物总是一个样;写作文时,天空总是「万里无云」。他们的创造力都哪里去了呢?

「可能」,让创造力多了很多可能

心理学家兰格曾经做过研究,给参加实验的人员一堆物品,其中包括一个样子奇特的橡皮擦。

兰格告诉 A 组说「这是狗咬的玩具」,告诉 B 组说「这可能是狗咬的玩具」,然后就让被试用铅笔填写某种表格。可在填写过程中,兰格却故意说自己弄错了,而且也没有多余的空白表格了,所以,这些人员得用橡皮擦擦了刚写的答案,然后重写。

结果,A 组几乎没人发现那个「狗咬的玩具」就是橡皮檫。而 B 组则有很多人发现了。仅仅增加了「可能」两个字,人们就变得更有创造性。

创造力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新颖,大人应尽量避免「必须」和「唯一」这样的要求。鼓励孩子观察真实的世界,探索更多的可能。

简笔画会破坏创造力吗?

不少父母曾疑惑,孩子学简笔画会破坏他的创造性吗?

也是同样道理,如果老师告诉孩子简笔画马只能照一种标准画,的确会让孩子越来越刻板。但如果老师同时呈现多种可能:「简笔画的马可以这么画,也可以那么画……」,这就不会出现刻板的思维定式了。

有的孩子在学中国画时,老师只允许孩子临摹齐白石画的虾,不鼓励观察真实的虾。如果不允许有其他形式的探索,那么孩子学到仍只是刻板机械的呈现。

如果老师引导孩子时说,「这个阶段我们先学习像齐白石那样画虾,之后还可以欣赏其他画家的作品,也可以自己观察虾,然后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这样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探索和表现了。

如何培养创造力?

鼓励多角度观察,打破思维定式

打破思维定式的好方法之一,就是从不同视角的观察事物。

大脑并非天生爱思考,相反,很多时候大脑喜欢偷懒。在孩子初学时,需要老师稍加推动,鼓励孩子跨出「舒适区」,看到自己能力的成长。

6 岁的小越画莲蓬时,老师要求观察手里的莲蓬实物,允许各种摆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个莲蓬,再把不同视角看到的莲蓬画在了同一张图上。

小越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形态;如果老师只要求画单一视角的莲蓬,孩子就很难用她的眼和笔发现不一样的、更具创造性的艺术世界了

试试先口述,再执行

有时,新颖也来自对话。

保罗:恐龙很巨大……
费德里克:像我们把小蚂蚁踩扁。
保罗:而且恐龙会把我们踩扁!

以上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记录的一段对话,来自意大利瑞吉欧幼儿园。通过对话,五岁多的保罗关于恐龙的表达变得复杂和丰富。

很多父母辅导小孩子写作文时,都倍感苦恼。孩子刚有想法,就写把它们写在纸上,如果发现不太满意,要让他们擦了修改重写,孩子一般都叫苦连天。

但如果先让他们口述,通过对话,往往可以引导孩子发现不足,更乐意修改。若编出有趣情节时,孩子的写作胜任感也增加了。

前几天,我儿子学习写英文作文,先画图,再口头用英语表达(实在不会的用中文表达),由我在旁边记录。

他先画了图,说青蛙的名字叫 Max,Max 的船很特别,是荷叶做的,它采了很多莲蓬(lotus seedpod),莲子很好吃。后来另外一只青蛙 Tom 抢了船上的一个莲蓬,说他也想吃。冲突来了,Max 怎么办?于是我们开始一场对话:

孩子:分给 Tom 吧。(可能他想简单解决冲突,作文也快点完成)
我:Tom 抢他船上的莲蓬,Max 怎么一下子就同意了呢?
孩子:那 Tom 用东西换吧。
我:用什么来换呢?

孩子:Tom 提议用荷花换。


我:荷花不是到处都是吗?Max 为什么不自己摘呢?
孩子:噢……Tom 答应用飞虫来换,呵呵,它存了不少飞虫罐头(fly-jam)。
我:为什么池塘里有莲蓬,青蛙 Tom 它自己不采呢?


孩子:因为 Max 有特别的荷叶船,而 Tom 没有。Max 的荷叶船上有个小筐,可以装莲蓬,是园丁鸟编了送它的
(这是他读过一本绘本,介绍园丁鸟会编织很特别的筐子);荷叶船下有荷叶梗,可以把荷叶梗塞进两块石头间,这样船就可以停下来,可以放心采摘了。

你看,通过对话,孩子想到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情节,故事的合理性也增强了。

◆ ◆ ◆  ◆ 

上一篇:孩子犯了错,如何教?试试这 4 招正面管教
下一篇:多一个「可能」,创造力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