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拔罐哪个更好?孩子能不能做?
艾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的独特之处,就是借助了“艾”。
《本草正》有言:“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艾被称为“医草”,新鲜时可以食用,加工后可入药,我们经常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灸有什么作用?
艾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温通与温补。
温通:疏通经络、驱散寒湿
“通”有通畅的含义,艾燃烧时产生的温和热可以疏通经络,散寒祛湿,使身体气血运行通调。
温补:扶阳补气、强健脏腑
“补”有补益的含义,《黄帝内经》指出“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火为阳气,和艾结合的温热刺激,在扶阳补气、滋阴生血、调整脏腑方面可以达到“强强联手”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的温通和温补作用并不是单独进行,而是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简单理解,就是要先让经络通畅,才能补的进去,这也是为什么艾的温阳效果好的原因。
艾灸比拔罐更适合孩子吗?
艾灸和拔罐都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很多家长疑惑:艾灸和拔罐哪个好?
拔罐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等作用,有些功效和艾灸相同,但适用人群有差异。
• 拔罐的作用偏向泄,产生的真空负压有较强的吸拔之力,使体内的寒湿毒邪排出,最终使经络气血疏通,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种排邪需要阳气的带动,要求阳气要足,体虚的孩子本来就没精打采,拔火罐可能会阳气不足,越拔越虚!
• 艾灸的作用偏向于补,借助艾叶纯阳特性,既能排出体内寒湿之邪,也会给身体补充阳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适合身体虚弱的人。
俗话说“火罐拔壮汉,艾灸治虚人”。拔罐和艾灸都有各自的优点,临床上我们都会使用。对于孩子来说,五脏六腑比较娇嫩,更是需要在正确的辩证下才能使用。尤其是拔罐,更不建议家长没有在医生指导下或者在专业训练下,盲目给孩子使用。
哪些孩子适合做艾灸?
临床上,艾灸适用的病症范围很广,在家长中很受欢迎。但小孩子体质特殊,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做艾灸。
小儿为虚寒之体,体质特点就是“三不足,两有余”,脾肺肾不足、心肝有余,就是说小孩子脾、肺、肾功能还不足,是最容易“虚寒”的脏腑。表现为神疲懒言,不爱说话;面色晄白,脸色比较差;怕冷、手脚凉、瘦小多病等,易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艾灸能够温阳驱寒,治疗寒性的疾病最为有效,体质虚寒的孩子比较合适,比如脾胃虚寒。
但孩子五脏六腑还不成熟,皮肤娇嫩,做艾灸涉及到用火、取穴,操作不当容易灼伤皮肤,是否适合做艾灸,需要专业医生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判断。3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用艾灸。
孩子做艾灸,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做艾灸,家长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艾灸前:饮食有节,保持情绪稳定
很多家长知道做艾灸前孩子不能积食,过度控制,让孩子空腹去的方法不可取。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孩子空腹或过饱时,都不利于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影响艾灸效果;艾灸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夏天孩子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进行艾灸功效会大可折扣。
艾灸时:选择适合孩子的艾灸方式
艾灸的方式有多种,孩子皮肤娇嫩,建议以下几个方法。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皮肤高约2-3cm,使身体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的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如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活动,至皮肤红晕为度。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虽然保持一定距离,但艾条并不固定,而是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温和灸比较适合孩子,多用于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急性病。
艾灸后:不要贪凉,戒油腻生冷的食物
艾灸是“热”的治疗方法,立马吃生冷的食物,比如雪糕冷饮、喝冷水,如同“灭火”,不利于治疗疾病,也不要马上洗澡,2-3小时后再洗澡;家长一定不要在孩子艾灸后就立马大补,吃了太多油腻食物不消化,容易积食生热,引发疾病。
如果孩子抵触艾灸,家长不要强制孩子!艾灸虽然温阳驱寒有很好的功效,但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强求,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温补阳气。
常见问题
家长问得比较多的问题:
可以每天晚上给孩子用艾叶泡脚吗?
一周不要泡太多次,没有必要天天泡。一周1-2次就可以了,或者隔天泡。每次10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5分钟,水温40度左右,微微有汗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