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蛋,告诉你什么叫“内虚则外张”
古人言:大道至简,百姓日用而不知。何以见得呢?我们都煮过鸡蛋吧!而且应该也见过鸡蛋被煮裂开了,然后就“露馅”了的情况,其实这一个蛋里面就有奥秘,裂开的鸡蛋会有一部分蛋清或蛋黄露出来,但是等你打开之后,就会发现里面会有空洞的部分,这在中医学上叫什么呢?——内虚则外张。
就是说,当一个人内部虚弱,气血不足的时候,外面反而会表现出“张狂”的样子,比如上火,由于精神兴奋导致的失眠,比如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气喘吁吁,还有的坐在那里会抖腿,站在那里会左右摇晃,其实这种“外张”的情况相当于不淡定,只有内在没东西的人才会极力表现出与众不同和高人一等,这都是虚张声势!
只有内在虚弱的人才会对外在的变化坐卧不安,一惊一乍,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庄子里面有个很著名的寓言叫“呆若木鸡”,这只鸡练到一定的境界,对外界的敌情丝毫没有任何躁动和不安,说明它已经所向披靡了,这种淡定是出于真正的实力派!可见我们现代人的很多病,诸如上火,失眠,三高,肿瘤,等等大多是内虚而外张,本虚而标实。
其次呢,我们从切开的鸡蛋里面还能发现阴阳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万物都包含阴阳的两面,都具备阴阳的属性,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个鸡蛋未切开之前就是一团混沌之气,切开之后发现蛋清包裹着蛋黄,这不就是负阴而抱阳吗?阴阳之间是不能分开的,是相互环抱的,阴阳之间是需要靠气来交流的,即所谓冲气以为和或者说阴阳本身就是一团气,只是这团气在起用的时候在某个阶段彰显的是阴的属性,在某个阶段彰显的是阳的属性,阴阳是什么?还是气啊!
济群法师说过一句话: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资。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今天的社会对健康的定义如果仅仅局限于生理指标的正常,未免太过狭窄了。
事实上,一个有身体疾患的人内心一定有相对的问题,甚至即使一个生理指标没有问题的人内心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可以说我们在谈论健康和疾病的时候,是无法完全抛开身或者心来单独判断的,一个人活着如果只有一个正常的体格而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可能会有比常人更深的痛苦,这怎能说是健康呢?
很多人说,我气血两虚怎么办?能吃什么会补得快一些?其实这就是本末倒置了,须知气血就是人体的能量,而能量不足了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能量的产出不够了,一个是能量的消耗过度了,就是说一个是仓库里根本就没收到这么多货,另一个就是仓库有漏洞,漏掉了或者是因为管理不善,被过度使用了,这才是导致能量不足的问题所在。
我们现代人大多数都是过度消耗和漏掉的原因所致,就像我们挣钱,不是我们挣的不够多,而是我们花的太多,浪费的太多,最后还抱怨收入太少,不够花,这都是本末倒置的问题。从身体的层面来说,人体气血不足,是什么在消耗呢?
我们都知道,肝藏血,开窍于目,肺主气,开窍于鼻,所以我们说久视伤血,多言耗气。如果你的血虚了,就少用些眼睛啊,手机,电脑等等电子产品少看一些啊,这些都是太消耗我们的能量,越是花花绿绿光彩夺目的东西越要少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这些才是消耗人体能量的最直接途径啊!
如果你气虚,就少讲话啊,就适量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啊,越是赖在床上不动,越是耗气,久坐和久卧都是伤气的,不动不行,动的太过也不行,还要时刻保持中道。在明白了这些之后,就相当于把漏洞补上了,这时候再填补一些能量,身体才能收藏得住,才能真正的补充气血能量,这叫做量入为出,细水长流。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孝和慈的说法,可是关于孝慈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父母不知医为不慈,子女不知医为不孝,我们现在很多人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对上要孝,对下要慈,但是我们拿什么来孝慈呢?父母和孩子生病了,我们担忧和以泪洗面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所以这就是我们学医的一个最直接需求和动力,也可以说我们学医最低的一个目标就是不求人,高的目标就是自救救人,自利利人,进一步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现代的医疗水平看似很高,医保体系也看似日趋完善,但是我们的健康就得到保障,就高枕无忧了吗?
显然不是!每个人的健康都只在自己的手中,外在一切的环境和条件都只是辅助和影响,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过度地依赖医疗体系和医生,只会让自己的健康更加没有保证,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求医不如求己,求医终须求己!这就是我们学医的最基本意义!
看完文章的您是否对中医有了一种新的认知?用日常我们所需的“煮鸡蛋”来讲解中医医理,通俗易懂,也能灵活运用,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小白,也能学习到养生之法。
中医并不难学,中医是一种哲学,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培养“思辨”能力,通过一个现象观察思考其中的本质,世间万物发生皆有缘由,调理身体也是如此,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寻着现象找到真正引发疾病的根源,看起来十分容易,却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只有知识的积累也不足够,还要理解运用到生活中,我们不仅是中医学习者更是生命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