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认识】“骨空论”是什么
“骨空”一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并作为其篇名出现。《骨空论》主要讨论风病、水病、寒热病、任督冲脉病证的针刺与艾灸之法。其针灸治疗皆当取适宜的孔穴,而所取孔穴位于骨骼空隙之中。
从《骨空论》中对于“骨空”的描述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骨骼通过孔隙进行气血交换已有所察,并在宏观上认识到骨内循环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灵枢?五瘙津液别》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又“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脑髓者也”。科学地论述了饮食营养吸收后,转成津液、气血,经过骨空补充脑髓,并与脑髓交换。而《灵枢?痈疽》论及:“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厖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阐明了“骨空”是血液与骨髓交换的通道,“不当骨空,不得泄泻”,就可导致血枯空虚,结果肌肉筋骨都得不到营养,严重可导致死亡。由此可见“骨空”是气血骨髓交汇通道,气滞血瘀,则“骨空”不通畅,肌肉筋骨失养,就可导致各种痹痛。现代医学中相对应的股骨头坏死、关节骨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疾病亦是因骨骼孔隙处容易淤滞不通所致。
从古人对于“骨空”的描述可以得知:骨空处于骨骼孔隙之中,内通于重要的脑髓脊髓骨髓,并有大的神经血管通过,为“神气游行出入”之处,具有滋养于髓,沟通于外的生理特性。然也也正是由于其孔隙狭小的结构特点,致使其局部容易产生气血津液的淤滞,邪气不容易散除的病理特性。因此治疗此处疾病,常须借助针灸等方式疏通局部气血。
《骨空论》中主要列举了外受风邪、气逆肺咽、下肢疼痛拘挛、水病、寒热病的取穴和治疗。其中治风穴11个,治气逆穴2个,治下肢穴10个,治水病穴31个,治寒热病穴16个。治风11穴: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风府穴)。大风汗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噫嘻,噫嘻应手(噫嘻穴)。从风憎风,刺眉头(攒竹穴)。先枕,在肩上横骨间(缺盆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阳关穴)。肋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噫嘻(噫嘻穴)。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醪与痛上,八在腰分间(上醪、次醪、中醪、下)。鼠痿寒热,还刺寒府(犊鼻穴)。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脆。
气逆2穴: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天突);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大迎)。
下肢病10穴:蹇,膝伸不屈,治其键(碑关)。坐而膝痛,治其机(环跳穴)。立而暑解,治其骸关(阳关穴)。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委中穴)。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承扶穴)。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穴)。连胫若折,治阳明中俞醪(足三里),若别,治巨阳(通谷穴)少阴(然谷)荣。淫泺胫瘦,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光明穴),在外上五寸。
水病31穴:“水俞五十七穴(包含左右对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尻上五行,行五”(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俞、白环俞;胃仓、育门、志室、胞育、秩边穴);“伏兔上两行,行五”(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穴);“踝上各一行,行六穴(大钟、复溜、阴谷,照海、交信、筑宾穴)。
寒热病16穴: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椎穴),以年为壮数;次灸概骨(长强穴),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肩铜穴),两季胁之间灸之(京门穴),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阳辅穴),足小指次指间灸之(侠溪穴),(月端)下陷脉灸之(承山穴),外踝后灸之(昆仑穴),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缺盆穴),膺中陷骨间灸之(天突穴),掌束骨下灸之(阳池穴),齐下关元三寸灸之(关元穴),毛际动脉灸之(气冲穴),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三里穴),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冲阳穴),巅上一灸之(百会穴)。
纵观《骨空论》篇可以看出,本篇中用于治疗风、水、寒热等的“骨空”,其内部多连于脊髓、骨髓、关节腔、神经干、大的动静脉等,对些应中医理论中深层次的、根本的、属阴的组织;而外部则与相对表浅的分肉肌牍之中的气血津液相通,其性偏于阳。这些穴位所处的骨之空隙,便是人体内部和外部神、气、血、津液等往来出入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