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的发展过程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向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结晶。 针灸起始年代不详,据云至少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以前,甚至若干万年以前就有了类似针疗的方法。 一切科学的产生都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医学也是如此。针疗这种方法,比其它医术起始要早,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不定穴阶段
针灸的前期,为按揉、捶击和以后的点穴术。其特征是没有医具的医疗活动。针具只能在类似针疗作用的实践中产生,而不能在此之前产生。因为人们就凭一双手,利用按揉捶击的反作用以消减病痛,是最简单的却亦是合乎逻辑的抗病痛活动。在原始公社时期,由于原始人类居住生活劳动在洞穴及野外,易患痹症(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在内)一类疾病,身体某些部分有了疼痛,很自然地会用手按压揉搓,以消除病痛。类似这种同病痛作斗争的手段,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如推拿)。虽以后有了针具的创造,也还保留着这种最初阶段的历史痕迹。如《内经》上所称的“九针”,就保留着供按摩用的圆针,其头部卵圆形;和按压用的是鍉针,其头部如黍粟,不尖。这也足证明针具之发明,与按摩、点穴术的实践有关系。古代医学文献里有些穴位根本就没有记载位置,或者部位还是很笼统的,如仅说:“刺小腹两股间”,“刺两季肋之间”,而没有详细地指出俞穴所在的部位。这都是俞穴的前期状态。至于砭石、骨针、竹针、铜针、铁针等针具的演进,也都表明社会的生产水平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相应地产生的针具。其砭石、骨针因其粗钝,除排脓放血外,只能代替用手按揉的作用。只有金属针的出现,才是针灸医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针灸历史的这一原始阶段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针灸穴位和名称,故可称为不定穴阶段。 最能代表俞穴前期状态的是阿是穴。阿是穴应该是俞穴发展的最初形式,但亦是按揉捶击演进的结果。由于金属针的出现,为俞穴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有可能摆脱既往使用砭石或粗大的骨针只能在大范围内砭刺的缺点,由较大的刺激面向较小的刺激点演进。阿是穴可能就处于这种过渡之间。阿是穴没有固定的部位与名称,随着压痛,自发疼痛的部位而定穴(以痛为俞)。 针灸的原始阶段,人们没有现成的医道可循,也无成方可用。只能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专职医生出现,特别是民间专职医生的出现,是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分工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亦标志着治病经验更为增多。针灸术上“以痛为俞”的初步治疗观点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医学思想突破了唯心论的桎梏,为以后的发展开阔了道路。战国时期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的发展不满足于以经验为基础的早期医学状态。经验交流势在必行。人们的认识也决不会停留在分散、零乱、表面的经验的积累上。在针灸学上,特别从青铜时期的商代开始用金属针,经过数百年的经验积累,针刺点更进一步的准确,疗效一步步的提高,人们对以阿是穴为代表的不定穴疗法,越来越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医者们迫切需要系统的整理、研究大量的经验材料,作出理论的说明和解释。不定穴进入了一个质变时期。 原始状态的不定穴,是穴位的萌芽,发现是偶然的,存在是孤立的,不但不定型、不成套、不系统,本身也很不稳定,因而运用中必然是盲目的。
二、固定穴阶段
阿是穴虽然是很原始的,但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它的不稳定性本身潜在着以后的灵活性。人类在医疗实践中,“以痛为俞”的观点,充分发挥,新的刺激点,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特别金属针应用以后,针刺点缩小,反映更形集中,体表与内脏特定的联系更加明确。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针刺某些部位能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联系——必然性的反映,人们对针刺点的功能在比较中相互鉴别,在发展中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概念(定性,定位),于是开始了不定穴向固定穴的转化。固定穴是不定穴经验积累的整理和系统化,同时也是早期医学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为了实践的方便,传授的便利,穴位的定性、定位、定名,逐渐完整系统。《内经·气穴》篇中记载的穴位,多未说到穴位的名称和部位,亦许那时也还没有最后完成不定穴的“三定”工作。又鉴于历代医籍中对同一穴位的部位,很有些不相同,甚至相差很大。可见穴位的定位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发展中形成的。由于人们在实践中长期反复地对照、比较、鉴别、归纳,进一步认识了各个穴位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对穴位的功能的归属,越来越多的得到了解。尤其用金属针深刺以后,产生了稳定而明显的针感传导线路,并观察了大量针感与疗效的密切关系,和四肢远隔穴位对头面、内脏疾病等的作用之后,从而逐步认识针刺不仅对局部,而且对全身远处都有影响。这就启示人们来认识由“点”到“线”,由局部到全身之间彼此联系关系:1、针感传导的功能联系;2、疾病体表反应的征侯联系;3、同效用俞穴的主治联系。这就奠定了进一步创立通贯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经络”的实践基础。 阿是穴逐步定位、定型为俞穴,俞穴又逐步成套为经穴。把阿是穴纳入经穴系统。 此时就形成了针灸历史上固定穴阶段,针灸学上的阿是穴、奇穴、经穴类别正是表现了俞穴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经穴学说是固定穴阶段中最光辉的一页。 我国传统的针灸学,几千年来,基本上是以固定的经穴为主体发展和继承下来的。 针灸从不定穴到固定穴,这是针灸学说的发展、提高、不断丰富与完善。这种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了它对前者的连续性、继承性、统一性。固定穴把不定穴纳入了新的经穴系统,不是取代它而是概括了它的许多合理部分。不能孤立的看待经穴的形成,也不能把不定穴与经穴系统对立起来看待。 可否这样认为:固定穴是同效能不定穴在体表反映范围的标记,而不单是指的一个具体的位置。从而在临床应用上,固定穴只能是用来指引我们寻找选定不定穴的线索和方位。不定穴才是疾病的特殊性穴位。 传统的经穴疗法,是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丰富的医疗经验的总结与概括。由于这种基础,它至今仍保持它的强大的生命力,保持着广泛、稳固、良好的疗效,指导着当前的医疗实践。它有着巩固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经穴疗法所以有巩固的基础,是因为它是在大量的不定穴疗法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认为:对穴位问题应当统一考虑、整体考虑,不应把阿是穴、奇穴、经穴分裂开来,否定阿是穴,也就否定了经穴自身。 事物的发展没有止境,人们的认识也永远不会完结。任何科学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完善。经络——经穴疗法之所以成为科学,不仅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并指导医疗实践,而且它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活穴的趋势
针灸术进展到经络——经穴阶段,对于它的前期并不是否定,而是继承、丰富、发展。在医疗实践中,除主要运用十四经经穴以外,依然保留着经外奇穴和阿是穴的应用,以补充经穴主治之不足。自从穴位固定之后,阿是穴降为辅助位置,但又离不了它。这是经穴不能满足治疗之需的状态,这种情况差不多从经穴疗法的开始就存在着。而且奇穴、阿是穴越来越多。 医疗实践表明,经穴在其理论体系上、经穴组成和方法及疗效上,都有它时代的局限性和科学上的不足之处。事实上,经穴的形成并不能概括不定穴的全部经验,因此就不能取代不定穴的原有作用,经络不能全部概括所有已发现的俞穴。也就是说,经络学说发展的系统性并不是最后的完成,经穴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没有排除它的不变性,经穴的成型、定位、成套,一方面说明了它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也带有它的局限性,它本身必然在实践中继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历史的、辩证的对待传统的经穴疗法,而不能将系统化的经穴绝对化,将定型化的疗法公式化。否则,有可能将前人的活的经验变成死的框框而束缚我们的手脚,达不到真正的继承。中医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辩证论治,灵活性比较大,对于穴位也应有此特点,但是为什么穴位却这样固定不变呢?不能不与继承者在传统中对穴位概念的理解有关。 其实,《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就说过:“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俞穴的概念,原本不是单纯意味着皮、肉、筋、骨的局部形态,而是着重于它的内部机能联系,即“神气之所游行出入”。 近些年来,许多新针疗法都强调治疗中的针对性,而不沿袭已有型穴定套;在方法上不强求传统穴位的准确性,而着眼于定穴的灵活性。这些新针疗法的成功,是吸取了中医学说中辩证施治之精华。 如前所述,俞穴逐步在增多。经穴由《内经》上记载的一百六十个发展到《针灸大成》上记载的三百五十九个,经外奇穴就越多了,现在已数不胜数。以眼部为例,就目前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的,只是沿眼眶一周,至少不下于二十多个穴位,拥挤到差不多一个挨一个的状态。明末杨继洲就提出过“人体处处是穴”的说法,到处是穴,就到处不是穴了。人体上这种穴位密聚成“片”的部位现在已经不少,而且越来越多。这些散在于经络之外的,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奇穴、阿是穴,不仅仍在起作用,而还在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其数量之大,质量之高,显示了它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如只从以往固定穴位的概念来概括和解释这些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已很不适应当前的需要了。各方面大量实践的成果表明,可以说当前针灸发展中有一种新的趋势,即不定穴和固定穴的辩证统一——活穴趋势。穴区带疗法就是活穴的一种应用。 在实践中对这种活穴得到了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扩大了固定穴的灵活性,加强了治疗疾病的针对性。现在的活穴并非阿是穴之单纯的重现或简单的扩展。原始的阿是穴,主要适用于治疗浅部筋肉病症,所谓“以取筋痹”;而取敏感点(活穴)针疗,比原来传统针法治疗病种还多。活穴是对传统的经穴在实践中的一种理解和应用,是对祖国针灸疗法的继承和一种新的探索。这种活穴的意义是什么?主要不是在穴位本身的变化上,而是在于对针灸疗法规律性的认识。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敏感点正是在原来的经穴上或经穴附近的地方;那种不在经穴或其附近的敏感点,有些却正是经外奇穴的位置。这种不谋而合的关系,表明敏感点与经穴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通过针灸历史的学习与研究,启示我们初步认为:敏感点与穴位可能是一回事,穴区带法可能就是体针疗法。穴区带、敏感点的概念,只是将体针经穴使其更为摆脱经验的局限性,而置于“反应”的基点上。 活穴是继承了不定穴和固定穴的基本经验,用“反应”的观点对较大量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一种自觉的应用,它有一定的系统,克服了阿是穴的零乱盲目性与经穴的固定不变性。疾病的反应是有规律的,根据我们初步经验,穴区带的敏感点(活穴)具有以下特征:1、疾病时敏感点的出现是必然的,点的必然性即点的普遍性;2、敏感点是在特定的部位上出现的,即点的相对固定性或特殊性,点分区,区管病,交叉越位,都有大体的次序;3、根据实践总结我们将全身划分出了三十五条穴区带,它们既反映了敏感点出现的特点,也提供了临床应用的极大方便。因此,从认识规律来看,活穴与阿是穴有本质的不同。 我国针灸的发展史,可以说它是从不定位到定型穴,又从定型穴到活穴的发展过程。不定穴发展到需要作系统整理及进行理论概括时就向定型穴转化;定型穴发展到多得不可胜数,不好记忆和应用不便时,就转向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