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拔罐,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今天和大家介绍拔罐的相关知识和一些注意事项,带大家了解一下。
拔罐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远古时代的医家就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第二个“角”字是动词,意思就是用小的角吸拔。在东晋时期,葛洪在其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开始用加工过的竹罐代替兽角。到了宋金元时期,竹罐完全代替了兽角,且操作方法更加完善,拔罐法的名称从“角法”变成了“吸筒法”。到了明清时期,拔罐法在外科中被广泛应用,在很多外科著作如《医宗金鉴》、《外科大成》中都有记载。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有谁腰疼或者不舒服了,奶奶就会找出空的罐头瓶子,然后看着奶奶熟练地点燃纸条,将纸条在罐子里转几圈后扔进罐子,再把罐子转过来,罐口朝下轻轻往身上一扣,就扣在了疼痛的部位,然后还会用手轻轻转动,看看拔得紧不紧。我看着罐子牢牢地吸附在身体上,到时间了,把玻璃瓶子取下来,这时体表就会有一个圆圆的印子,而且在拔罐之后,需要拔罐的人的症状不说完全解除,却也都基本好了大半。
我当时就很好奇这是为什么,等到后来我学习了中医,才知道当时奶奶拔罐拔的是阿是穴。拔罐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吸拔,对身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拔罐的好处有以下几个:祛寒湿、拔热毒、调气血、调节免疫功能。
现在,各种各样的罐具层出不穷:陶瓷罐,抽气罐,甚至还有异形罐,大大方便了我们对于拔罐疗法的操作。通常我们在家中经常会用到的罐具有以下两种,就是玻璃罐和抽气罐。
|
那么,玻璃罐和抽气罐有什么区别呢? |
总体来说,玻璃罐和抽气罐都是通过负压,来达到吸附体表,刺激穴位的作用的。玻璃罐在拔罐过程中罐内压力基本不变,但温度下降会很明显,同时造型美观,清晰透明,配合刺络放血的方法时容易掌握出血量的多少。玻璃罐的缺点是易破碎,导热快,应防止患者被烫伤,皮肤娇嫩的人要慎重选择。且使用玻璃罐时,留罐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造成水泡。而抽气罐的操作相对简单,分为不同型号,适合新手,不过没有温热刺激。
了解了工具,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拔罐子的几种手法。之前我们在文章的视频中给大家演示过的拔罐方法有留罐法、闪罐法和走罐法,我们再来分别介绍一下:
留罐法
又叫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在皮肤上5~15分钟。此法临床最为常用,多用于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等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留罐时间长短要结合患者反映及体质而定,皮肤薄弱的人、老人与儿童的留罐时间都不宜过长。
闪罐法
首先是使用火罐时,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是闪火法: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拔罐子选择的是可用浓度为95%的酒精棉球),一手握住罐子底部,将棉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且不易烫伤皮肤,最为常用。但要注意,蘸取的乙醇应适量,避免沾于罐口或滴落而烫伤皮肤。
那么,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为度就是闪罐法了。闪罐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证。
走罐法
又叫推罐法、拉罐法、循经拔罐法,临床较为常用。先在施罐部位涂上适量润滑剂(可用凡士林,也可用润肤霜代替)。用闪火法吸拔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稍用力将罐沿着肌肉、肌肉循行路线推拉,于罐子的前进方向略提起,后方着力,反复运作至走罐区皮肤紫红为度。这个方法适用于病变较广泛、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可用治急性热病,风湿痹症等病症。
看看我们的教学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一下吧:
|
起罐后,我们会看到体表留下了颜色不一的罐印,那么,不同的印记都代表着什么呢? |
最常见的罐印,即点片状的紫红色瘀点瘀块,可能还伴随着微微热痛的感觉,这些属于正常反应,1~2天后就会自行消失。
不同的罐印往往代表不同的情况,概括地说,颜色鲜红多见于阳证、实证、热证;颜色暗红多见于阴证、血瘀、寒证。罐斑潮红或淡紫色,并显水泡、水珠或水汽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汽色黄为湿热;水泡红色或黑色,提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提示体内有瘀血;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湿,多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罐斑无改变,提示病情尚轻,或已接近痊愈。但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反应,还是要结合临床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分析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