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问 | 为什么艾灸后会起水泡?
在艾灸的时候很多人会遇到出水泡的现象,有的很小,也有的很大,还有的伴随着奇痒。有的人以为是烫伤,很惊慌,其实不是的,这些其实是灸花。
灸花,也叫“灸疮”。是指艾灸熏灼穴位局部后,该处皮肤起水泡后所致的无菌性化脓状态,是邪气外排的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
那为什么会出现灸花呢?这是因为有些人体内寒湿气重,湿寒之气属于邪,阳气属于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就会出现灸花。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所以古代医家把灸花这种现象称为“开门驱邪”,并认为灸疮的起发与否是艾灸成败的关键,只有灸疮起发才能发挥其调理和养生的功效。正如《小品方》所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太平圣惠方》也讲:“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虽然灸花有碍观瞻,但古人认为“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此灸法最早记载于《针灸甲乙经》,盛行于唐宋时期。
此外,灸花也有不同的形态。
经络越不通的人、湿气越重的人,水泡就会越大;
初次艾灸的人,会出的多并容易出;
经常艾灸的人,耐受力会增强,水泡出的相对来说会比较小和少;
艾灸时间越长,也会出得越大,反之会小。起的灸花小,预示着这个部位下一次还可以再灸,如果灸花出现得太大,就不能再灸了,需要进行处理。
《中国灸法》中记载了灸花出现后的处理方式如下:
1、施灸后局部皮肤有红晕灼热感,不需要处理,经过数小时就会消失或有一些黄色的瘢痕;若灸后皮肤起了水泡,小的水泡可以自行吸收。
2、灸后皮肤起的水泡较大,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固定,或用淡膏药覆盖,或撒点艾灰在创面上,也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有灸花的情况下,我们还要面临创面修复的问题。水泡里面的脓液清理之后,在有创口的部位用碘酊消毒,在该部位擦上芦荟胶,它具有舒缓肌肤、滋养修复、镇静肌肤的作用,可以达到修复皮肤的效果。
我们要时刻做好在艾灸的时候会出现灸花的心理准备,这是一种好的现象。随时准备一盒芦荟胶在家里,可以在出现灸花的皮肤上进行及时修复,完美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