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没效果?你可能吃了“假”益生菌!
随着益生菌的研究和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认可益生菌的诸多功效,如调节肠胃、增强抵抗力、调节代谢和身体机能等等,可以说益生菌已经成为育儿、养生人士的生活必备品,但是有些人却反映吃了没效。这些人当中可能不少人吃了“假”的益生菌。
1、看活菌数量
目前市面上很多品牌的益生菌为了诱导顾客下单,存在一定方向性误导,大力宣传自己的益生菌活性高达300亿、500亿。而益抗力仅有2.5亿的益生菌,其试用效果比500亿还好为什么?
活性菌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到达肠胃的活菌数有多少。2.5亿的益生菌经过耐酸、耐碱、耐氧等多代训化工艺,通过强酸环境的胃和强碱环境的胆汁才不会被轻易杀死。经过多层包被技术,更易于保证益生菌到达肠道的活性数量不受减少。而益生菌一旦定植肠道,20分钟以N次方繁殖一代,其速度惊人!所以不要盲目的选择哪些所谓的高活菌,其作用于肠道的有多少,需要去印证!即便真的有这么多活菌,体内若不需要也会被无情的排除体外!
2、看益生菌储存形式
2001年3月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卫法监发〔2001〕84号,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第十条明确指出: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因益生菌已经过科学实验认证液态存活非常难,且益生菌怕水。所以通常以冻干粉形式保存。
3、看菌株耐胃酸性
服用的益生菌只有在顺利到达肠道并保持活性才能发挥作用。在此之前,益生菌需经得起胃液、胆汁和胰酶的消化,在经消化道到达肠道后仍维持活性才行,很多产品不合格都是因为败在了这一关上。所以,不管标注活菌数有多高,不耐胃酸一切都白搭。
4、看是否适合国人体质
中国人和西方人生存环境不同,肠道环境不同,所需益生菌种类、数量、分布区域不同,这跟历史文明进程不同有直接关系。西方历来以肉食和牛奶为主食,而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的人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早在6000多年前在长江流域就发现有水稻,我们是以米、面食为主民族,肠道环境不适合引进的国外菌株定植、扎根、发挥作用,更多的会随着代谢物一同排出体外。故中国人和国外人群的体质不同,而体内的菌群也不相同,并非国外益生菌就适合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