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大龙脉这么关键,其中奥秘尽在于此!
“龙脉”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诸多影视剧中都出现过关于“龙脉”的剧情,总能听到“一旦伤及龙脉,国祚受损,天下大乱”这类的台词。那么,龙脉是什么呢?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国运呢?
龙脉是一个风水术语,其实就是指山脉,但并不是所有的山脉都有资格被称为龙脉。在外形上连绵起伏,好似地中有生气贯通,有始有终、有根有源、有支有派的山脉,才有资格成为龙脉,也可以理解成龙脉就是一些特殊山脉的神化。
古人认为昆仑山为天下祖山,所有山脉皆发脉于此,龙脉亦不例外。如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在《堪舆漫兴》中写道:“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态度,精粗美恶产穷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更是跑遍大江南北,四十年如一日的搜寻南干龙,目的就是为了证实他的家乡金陵(今南京)与昆仑山一脉相通。
昆仑山脉符合龙脉的一切条件,并且中华大地的母亲河——黄河也发源于昆仑山脉,因此祖先们认为昆仑山乃生气之源,物本之源,为万山之祖。传统易学认为,气则是沿地势由西流向东方的,由于气的灵妙,气聚之地大都出现许多大人物,通常把这种地方称之为人杰地灵。
昆仑山的西段是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东南走向,延向欧洲。昆仑山的东段成东西走向,延向华夏大地,分出三支:北支为祁漫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东延至布尔汗布达山及阿尼马卿山;南支为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在四川边境与岷山和邙山、郏山相会合。气脉从昆仑山发端出的这五支龙脉向全世界扩展,东段的三支就是中国历代重视的“三大龙脉”。
中国的三支龙脉,从北方开始以北干、中干、南干的形式在中国的大地上流动,与黄河、长江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地理的基干龙脉对三支干龙的分法为:
北龙: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实际上,北龙并不能算到朝鲜就终结了,它还连接着朝鲜的白头山,还可以理解成朝鲜的龙脉发于白头山,但并未停止,然后隐入了海中,最后连接了日本列岛。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中龙: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南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
这三条龙的干脉生出支脉,支脉又生出支脉,就像人体血管和经络一样,遍布于华夏大地。
如果拿历史来对照,三条龙脉所孕育出的人杰各有特色。大多数朝代前三代了不起的人物,比如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等著名人物,大多是中龙山脉出来的;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出生在中龙分支。
近代湖北黄冈地区有多位开国元勋以及诸多科学伟人,这都是属于中龙分支的大别山。解放后1955年授衔时,光是湖北黄冈地区就有两百多个将军,黄冈地区的麻城县的乘马岗一个小山村就出了二十多个将军。
而北龙山脉的人出来,带领天下盛平,这些人稳重大气。秦汉以后,以至唐、宋、元、明,都是北龙山脉的人,大多是太平盛世。
南龙山脉出名的,在文化思想、哲学、禅宗、佛法方面成就较高,成仙成佛之人,大多是南龙山脉的人。南龙山脉出来的人可做宰相,聪明有余,但又稍欠浑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际运,站出来的都是南龙山脉的人。
气的运行是不分国界的。地壳的运动和大陆板块的组合都是“气”运行的结果。地核中在蕴藏了丰富矿产的同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气”。人类有国家之分,而“气”却不会因国家间的分隔而断行,它就像人身上的经络各走一脉而已。五大干龙的气源都在中国的昆仑山,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国,实有世界中心的涵概。
气随山行,五大干龙从它们延伸的方向相生出万千山脉中,大干生出小干,小干生出支干;支干生出大支,大支生出中支和小支,支又生支,每一处都有龙的支脉存在。但所有的龙脉都与水相随,有山就有水,这是因为“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水则气塞而不理。”
气来有水导行,气止由水界定,气为水之母,有气才有水。因此,中国的山川龙脉是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的。自昆仑山始发气脉后,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这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便被看作是用来节制和疏导天地之气的。山水汇合便形成大聚、中聚和小聚。聚处建都郡、设村镇、追阳宅、择阴穴,成为自古以来地理上寻龙的真正法则。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即便是抛开堪舆学、龙脉气运的观念不谈,任何人在这种山奇水秀的环境中成长、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种和谐安详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