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警惕甲状腺癌!
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甲状腺癌患者84.3%的5年生存率仍与先进发达国家的98%存在14%的差距。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早诊率低、晚期甲状腺癌临床诊治不规范,导致碘难治性、局部晚期以及进展期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了增长。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主要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主要表现为食欲亢进、爱出汗、心搏加快或体重明显减轻等;分泌过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或反应迟钝等。
甲状腺癌在刚发病的时候,多数情况下,症状都是不明显的,很难发现,因此很多人都是体检时发现的。当症状开始明显后,最多见的就是颈部肿块,这时如果不及时处理,肿块会越来越大。
如果你用手触摸和按压,你会发现纹理是硬的,不规则的,不对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它将逐渐进入中后期。
局部压迫也是甲状腺癌比较多见的一个症状,压迫到不同的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比如压迫到了返喉神经,那么患者的声音就会发生改变,变得嘶哑。
要是侵犯到了食管,那患者在吃东西的时候,就会很难下咽,食欲也会受到影响,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如果是侵犯到了器官,那不少患者可因此出现呼吸困难、咳血及胸部不适等症状。
如果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那么,患病的风险就会比一般人要稍微高一些,因为甲状腺癌是有遗传倾向的。
碘摄入过量或不足。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滤泡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生跟低碘有关,但实际上,过量摄入碘也可以造成甲状腺组织破坏,这种“碘损伤”引发甲状腺组织出现病变或癌变。
放射性损伤,也是导致甲状腺癌出现的诱因之一,因为放射性可导致甲状腺细胞异常分裂,从而发生癌变。
尤其是儿童,如果接受过颈部放射治疗,那么,发生甲状腺癌的几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儿童的细胞增殖本身就比较旺盛,再加上放射性刺激,所以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癌。
盲目用药,尤其是雌激素类药物,也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雌激素的增长是甲状腺组织促成的主要因素,雌激素分泌越多,甲状腺就会促进得越快,发生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很多人对做CT等影像学检查心有余悸,尤其是体检查出来肺部结节等需要长期复查的患者来说,做和不做之间确实很难确定,做得多了怕辐射导致癌症,尤其是甲状腺癌,不做又怕肺部结节增大没有及时发现变成晚期,有人甚至因此而焦虑的睡不着觉。
那么CT到底辐射有多大呢?这个确实没有办法下结论,理论上讲,这些检查都有一定的辐射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现实中确实没有看到过谁因为做CT短期内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而有些人确实认为他们和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但关键没有做过CT检查的人患上甲状腺癌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CT检查虽然有一定的辐射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检测癌症的发生、进展以及转移情况,CT等影像学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必须做CT检查的患者来说,利大于弊,不过还是要注意尽量避免短期内反复做全身CT增强扫描,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需要定期做CT检查,有条件的话,建议小伙伴们选择低剂量螺旋CT,其辐射更低,尤其是针对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可以最大化降低辐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果没有进行放射性碘131治疗,日常自然进食含碘盐是可以的,只要别吃太咸就行。如果有进行反射性碘治疗,就不能碰碘盐了,要吃无碘盐。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们,不管吃不吃碘盐,海带、紫菜、虾皮、海产品等含碘量高的食物都最好不要碰。
得了甲状腺癌的人,食物不能太过单一,每天吃的食物要尽量品种多样化,不能总是吃一种食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可以适当进食,要尽量在清淡的基础上做到食材多样,吃新鲜点并少油少盐。
营养均衡
甲状腺癌患者的总卡路里摄入量至少为每天10千焦耳,因为癌症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分解比普通人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另一机能——合成代谢功能。
当机体的营养供给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增加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所以蛋白质摄入量应超过每天1.5克,并且要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等低脂含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