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便血,到底是有“痔”之士or肠癌患者?如何辨别痔疮与肠癌?

52岁的王女士反复有便中带血近1年余,一直以为是痔疮,常规自行涂抹痔疮膏,便中带血症状偶有好转,便不再当回事。近一月余王女士感觉每天都有便血,这才想起来去医院看病,肠镜检查发现是结肠癌。

有不少人粗心的将便血都误以为是痔疮,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买点痔疮药,结果却被诊断为结直肠癌,不仅延误病情,更耽误治疗。到底是有“痔”之士还是肠癌患者,这里给大家支支招。



为何肠癌与痔疮在症状上不易区别?

事实上痔疮与直肠癌、乙状结肠等远端结肠癌发病部位相近,而且肠癌初期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表现大多类似,大多会有便血、排便困难、有脱落物等。所以就容易混淆。正所谓“十人九痔”,大众将痔疮作为一种大众认知度很高的常见病,但是对肠癌认识却缺乏专业的科普知识,因此当出血便血等表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自然的将其与“痔疮”相关联。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人认为自己患癌的可能性极低,从而忽视了早期肠癌筛查的重要性。



如何区别肠癌与痔疮?

01


便血不相同:痔疮患者为肛门出血,多为便后出现鲜血。部分患者可伴有排便困难,肛门瘙痒,当内痔合并发生嵌顿、感染时则出现疼痛。而肠癌则为大便带血,多为粪便的表面带血及黏液,血液有时呈暗红色,感染严重时还会出现脓血便。但是有时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的患者便血也可表现为便后鲜血,因此并不能完全将两者完全区分开。


02


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不同:肠癌患者会有大便次数增加、便秘、大便变细、伴有腹胀、阵发性腹痛等表现,但是痔疮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上述症状。



如何早期发现肠癌?

对肠癌的早期筛查和确诊,离不开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仅仅是日常体检是不够的。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更新的大肠癌筛查指南,建议45岁开始进行大肠癌筛查,50岁以上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每年行粪便隐血试验,对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或癌前病变,起到早诊早治和预防的作用。

(肠癌的发展过程

因此对于45岁以上人群可以早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便血、大便性状改变或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进行大便隐血和结肠镜检查。肠镜不单可以观察肿瘤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对于息肉、腺瘤等早期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结肠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ESD或EMR),且不会承担外科风险,预后相对理想,更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

(早期肠癌内镜下治疗


医生提醒


一般来说,建议40岁以上的无症状者,也最好一年进行一次早期筛查,如果结果为高风险,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如果连续3次结果都是低风险,可以适当延长筛查间隔的时间,但不得超过3年。大家需要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从细小的环节做起,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止早癌的发生。







上一篇:无痛水光,选对针头很重要!
下一篇:扁桃体反复发炎,割不割要看这5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