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达需求,开启一段舒适的关系!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


聚餐时,当别人问你,要喝可乐还是雪碧的时候?


明明你有答案,却说都行。


和一群朋友去旅行,别人征求你意见,问你想去这个景区,还是那个?


明明你有倾向,却说都行。


其实,很多人在关系中,都不敢表达需求。


今天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不敢提需求,以及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01

关系中
很多人不敢提需求


前两天,我约朋友去外地玩儿。


由于火车站就在我家附近,我预想的很安逸。


坐公交10分钟就能到火车站,不用紧张也不用奔波。


我对朋友说,你可以在我这里住一晚,第二天我们一起出发。


朋友说,可以啊。


可我们买了票后,我发现我搞错了,那班车,不是从我这里出发的。


而是距离她家较近的火车站。


她很开心,说这下不用折腾了,那你过来我这边住吧。




我查了查路线,心情变得沉重。


我下班到她家要1小时20分钟,去火车站还要1小时。更累人的是,我们买的是站票,还要在路上站2小时。


轻松出游的心情,瞬间不美丽了。


其实相比我去她那里,她来我这里更方便一些。毕竟她下班到我这里只要1小时,去火车站也只要10分钟,车票也可以改签成有座的。


可票已经买了,看朋友那么开心,我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忍着不适,答应了。可内心,总是憋闷着一口气,觉得很难受。


不敢提需求的,还不止我一个。


前两天,小荣约朋友一起去迪士尼。


朋友说:最近回老家了,等回来再一起玩儿。


小荣便答应了。


之后,朋友叫小荣出去玩儿。那两天,小荣工作特别累,只想宅家。可又觉得是自己邀约在先,不去似乎不太好。只能勉强答应。


可心里又很沉重,似乎陪朋友出游,成了一个任务。


其实,很多人像小荣一样,在关系中,不太敢提需求。


可这样的他们,内心不适,憋屈,好像堵着一块儿大石头。做什么都心事重重,闷闷不乐。


而且遗憾的是,这样的忍耐,憋屈,不仅对关系无益,甚至有害。


一旦我们在关系中,压抑自己的需求,连带着这个人,也会被我们视为麻烦,讨厌。


背地里会有很大的怨气,而这些怨气,不会消失,只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候爆发。


而这才会真正伤害到关系。因此,压抑需求,不仅让人难受,对关系也无益。



02

为什么
我们不敢提需求?



a.认为提需求=自私,事儿


正如开头提到的事情,买了票之后,我发现车站搞错了,对我而言,出行时间和耗费精力大大提升。


可我却不好意思提出异议,因为我觉得,车票都订好了,我提出异议,就会显得我很自私,很事儿。


其实,我并非不愿意迁就朋友,只是那一趟列车,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超出我愿意承受的范围。


可由于害怕,被说自私,事儿,我不敢表达我的需求。


因为在约定俗成的观念中,表达需求,是一个被道德审判的行为。总认为有需求,代表自私,小气。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需求很多的人,很“事儿”。


* 怎么别人都行,就你不行呢?

* 怎么就你问题多,意见多呢?


相反地,我们被鼓励成为“我都行”,“我可以”的好好先生。


只有我们少表达,甚至不表达需求时,我们才会被认为“好说话”,“大度”,“无私”。


在这样的评判体系下,我们很难大方的,坦荡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b.认为提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人不敢提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


ta们总把提需求,理解成,要么满足我,要么满足你的,非此即彼的事情。


ta们觉得,只要我提出了一个需求,别人就得满足我。


当别人问说,你要喝可乐,还是雪碧?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我说,我要喝可乐。那别人为了满足我,就会买可乐,那就无法照顾到其他人了。


旅行中,别人问你去景点A,还是去景点B?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我说去景点A,那就无法照顾到其他人了。


似乎满足需求,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要么满足你,要么满足我。


所以,如果两个人中一定有一个人牺牲,那么,我们会选择牺牲自己的需求。


也正是这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不敢变得不敢提需求。


因为提出需求,就意味着我们阉割了别人的需求。



03

我们
可以怎么做?


a.建立合理的需求观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约定俗称的观念中,表达需求常常会被评判。


相反地,“什么都行”的好好先生则会被赞美。


可事实上,正是这种观念,让关系中的我们,憋屈,难受。


相反地,只有大胆地表达需求,才能在关系中,照顾好自己。


在开头的事情中,思考了一天后,我对朋友说:


其实我觉得去她那里,我会感觉有点累,我们能不能改签去我这里?




没想到,朋友听了,马上说:“可以啊,其实我想了想,去你那边确实更方便点。”


一瞬间,我感到轻松多了,也更开心了。


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朋友,我说:“其实,你总是说都行啊,无所谓,所以我就感觉我提出一些需求,会显得很自私。”


可朋友却说:“不会啊,你有想法或者需求就直说,真的没什么,我有需求也会说的,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舒服啊”。


那一刻,我意识到,健康的关系,不是牺牲,奉献,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表达需求,并且想办法照顾到每个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舒服,关系也才能长久。


b.摒弃非此即彼,学会双赢思维

很多人不敢提出需求,另一个理由是,怕提出以后,阉割了他人的需求。因此,我们选择自我牺牲。


可事实上,大部分时候,面对需求,大家采用的是一种双赢的方式。即,既满足你的需求,又满足我的需求。


比如,当大家问说,你要喝可乐,还是雪碧?其实,是在征集所有人的建议。


如果多数人喝可乐,少数人喝雪碧,那么可以多买一些可乐,少买一些雪碧。


哪怕全场下来,别人都喝雪碧,只有你一个人喝可乐。其实,也可以给大家买雪碧,再为你一个人买一瓶可乐。


这不是一场围绕着你的游戏,而是一场双赢的游戏。


当然,可能有人要问了,如果我和其他人的需求冲突了,怎么办呢?


比如,我和朋友约见面,她想让我去她家,我想让她来我家。两个人都不想奔波,怎么办呢?


其实,可以把双方需求表达出来,再想办法: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个折中点见面。或者,可以这次去她家,下次来我家。


总有一个办法,能照顾到双方的感受



写在最后:

在人际关系中,表达需求,被污名化了太久太久。它不是“事儿”,更不是“自私”。


相反地,它是正当自我照顾的开始。


是时候,学会表达需求,开启一段舒适的关系了。




上一篇:高考临近:家长慎说这8句话!
下一篇:有天突然掉了颗牙,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