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散步就能远离骨松?真的!
我们的骨头坚硬或者疏松跟骨量相关,人体有骨量的峰值。一般中国人群在25-35 岁达到峰值骨量;而40 岁后无论男女,骨量均会开始缓慢丢失,原本紧密的骨头慢慢松散,可能在某一天,我们就会遭遇“啪”的一下,某块骨头断掉的境况!
很多人想靠吃高钙饮食、晒太阳或吃VD来保持骨密度,然而却发现收效不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骨骼要强健,适当的运动也必不可少。
其实,运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大家都知道散步可以提升心肺功能;而您不知道的是,只需要简单的“散步”就有助于延缓骨质流失,如果再加上几种变化,就能达到提升骨密度的效果。
走路,真的能减少骨质疏松!
很多研究发现,通过走路可以让骨质不再流失,以达到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散步时再进行一些有意识的锻炼,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同时,走路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腿骨、髋骨的骨质成长,这两个地方是骨质疏松时容易发生骨折的位置,也是老年人最容易因为骨折而导致失能或死亡的原因!
下面几种散步的方法,帮您提升骨密度。
1. 快速步行。“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网的一项面对6万多名绝经后妇女的观察研究显示,那些每周至少快走4次的妇女,髋部骨折风险远低于那些走路速度慢的女性。
因此,建议您散步时采取“间歇走”,即散步时注意加入3-5次各2分钟的快步走,速度以无法与他人对话为宜(大概是2秒走3步的速度)。每次快走后,进行约1-2分钟的缓步走;如此交替循环。这种缓急交替的散步方法还能缓解背痛,避免高冲击力的运动所造成的伤害。
每天大约需要30-40分钟的运动时间;但您不需要特地一次完成,比如把40分钟分成2个20分钟的走路,早晚各一次;或是早中晚分3次完成就可以。
2. 横向行走。发表在《国际骨质疏松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横着走与高冲击力的运动一样,都能增加骨密度。运动机能学专家建议,散步3-5分钟之后,再花30秒用脚后跟(或前脚掌)横着走进行锻炼。
3. 散步结合跳跃。一项研究发现,25-50岁的女性如果连续跳跃20下,每天2次,4个月后其髋部密度就会明显增加。您可以散步时在手机上设置定时器,每散步5-10分钟,然后进行连续原地跳跃20次(约30秒);然后休息30秒后再继续第二轮散步,接着再进行跳跃,如此反复。
跳跃要点:双脚站稳,双膝弯曲,同时双臂向后摆动,然后利用爆发力向上跳起。
4.散步时结合爬楼爬山。相比平地走路,快步上下楼梯和爬陡峭的小山,更能锻炼骨骼的强度。若经常散步的周边有很多小斜坡,那么您可以找2-3个坡度适中的斜坡,或在大型建筑物外的楼梯附近,花2分钟爬个坡或楼梯。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助于骨密度的改善。
温馨提示:
1.骨质疏松的治疗,不仅包括多运动、补钙,还需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运动康复和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综合性、长期性治疗。如果您已确诊骨质疏松症或有较高的风险,一定要寻求规范化的治疗。
2.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上述锻炼强度请根据您的身体情况酌情调整。如果锻炼引起身体严重疲劳或有疼痛产生,请停止练习或减少运动量,不要盲目坚持,必要时休息并就医。
3.跳跃和爬山爬楼运动,需要在您的膝关节状况良好,没有疼痛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建议强度过大。有膝关节问题的朋友,请不要轻易选择这两种方式,或咨询医生后决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