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可致呼吸衰竭!这病最近高发,5岁以下孩子留意!


最近

不少孩子被一种病毒“放倒”:


呼吸道合胞病毒

(简称“RSV”)


来源:新浪微博


“又发烧了”

“这次是咳嗽厉害”

“跟拉风箱一样,又有点像哮喘”

……


不少家长感叹:

这病毒来势汹汹

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


来源:新浪微博


很多粑粑麻麻

内心是崩溃的:


新冠刚走甲流来

甲流刚走RSV来

该死的病毒又又又“上新”了?




01


呼吸合胞病毒,是新出的病毒吗?


并不是。


呼吸合胞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每年,它都会出来“搞事情”。在我国北方,暴发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5月;在南方,流行高峰是雨季。


这个病毒,还特别喜欢“霍霍”小孩子:


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之前都感染过RSV;在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也是RSV。


更要命的是,RSV是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伯虎点秋香》。



02


得了这病,有啥症状?


呼吸合胞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


  • 接触传播

  • 飞沫传播


也就是说,和流感传播一样,患者面对面打个喷嚏,跟你握个手,你就有可能被传染!


感染RSV后,不一定马上发病,可能会有4~6天的潜伏期,之后才会出现症状。


早期会出现轻微咳嗽、打喷嚏、流鼻等症状。有些还伴有发热,通常为中低热(少数有高热,最高可超过40℃),一般吃点退烧药,就退烧了。



通常病程的2~4天后,患儿会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宝宝可能出现喘憋或发作性喘憋、呼吸急促。严重者还会烦躁不安,甚至还可能伴有脱水、酸中毒、呼吸衰竭等。



03


感染RSV,有特效药吗?


没有。


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治疗RSV的抗病毒药物。


不过,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病程大多1~2周自愈,少数持续1个月左右。而且,大多数患儿都是轻症。


对于“中招”的孩子,主要是支持性治疗。比如:鼻塞明显,可以用生理海水滴鼻腔;症状较重者和高危患者,要住院观察,给予补液、吸氧、呼吸支持等。



一般来说,家长只需要注意隔离,同时保持孩子足够的液体量,观察孩子的吃奶量、尿量、精神状况、口唇是否干燥等。


如果没有异常,轻症患儿可以在家观察。经过治疗后,大多数患儿能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



感染RSV,这几类娃容易出现重症


  • 婴幼儿

< 6月龄的宝宝(需特别注意

早产儿,尤其是小于孕35周出生者

➢ 日托所婴儿

➢ 有哥哥、姐姐(可能感染但无症状)的婴儿


  • 慢性病人

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 暴露于二手烟

被动吸烟儿童中,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率是无被动吸烟儿童的2.53倍。


家有小月龄宝宝,尤其要注意:


小宝宝得这病比较凶险,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引起猝死!




04


哪些情况要马上看医生?


有这些症状的,要马上去医院:


  • 喂养量小于平时的一半,甚至拒食

  • 烦躁不安、易激惹、嗜睡

  • 呼吸频率增快(婴儿>60次/分,孩子胸廓一起一伏算1次呼吸)

  • 小鼻子随着呼吸瘪下去(鼻翼煽动)

  • 呼吸费力,胸部的肋骨间隙都随着呼吸凹陷



还有些高危因素患儿,即使病情不严重也要重点观察:


 既往有早产(孕周<37周)

 低出生体重(<2.5kg)

 年龄小于12周龄

 有慢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先天性气道畸形及喉软骨软化

 先心病

 运动发育迟滞

 免疫功缺陷

 先天畸形


因为,这些孩子病情变化快,需加强观察,相关的辅助检查可能要多次做。



05


之前得过这病,不会再感染了吧?


难说。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血清型,分为A和B两种亚型,每个亚型还分为不同毒株。孩子“中招”后,治好了也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有的人,甚至在同一个流行季,还会反复感染


不过,再次感染的话,通常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气管炎,相对初次感染症状较轻。



那么

预防RSV,有疫苗打吗?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疫苗。


但是,粑粑麻麻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预防:



01

少去人多的地方


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减少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尤其是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户外活动,可选择人少的公园或者草地等。



02

勤洗手戴口罩


合胞病毒可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戴口罩,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不要对着人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护住。



03

提高免疫力


建议出生后坚持纯母乳喂养,直到孩子6个月以上。


均衡营养,注意休息,降低暴露发生后感染和发病风险。


还有,吸二手烟和其他烟雾会增加感染几率,加重气道损伤。吸烟的粑粑,为了孩子,能戒就戒吧。







上一篇:盛夏贪凉,小心这些耳鼻喉疾病的“突袭”
下一篇:乳腺肿块≠乳腺癌,几招教你分辨肿块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