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高温来袭,警惕“情绪中暑”!


初伏



初伏已至


一个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初伏的时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初伏是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也就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马上就要来临了。



入伏后要注意什么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着密切关系,高温下人体感觉舒适度降低,情绪控制能力变弱,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体内钙、镁、铁等电解质代谢容易发生紊乱,部分人会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等症状,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


三伏天作为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由于气温比较高,非常容易出现上火、中暑等身体不适,所以在三伏天里有一些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多加注意,平时要注意补水、防晒、防上火,平时的饮食也需要格外注意,多吃一些清凉消暑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避免出现“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是怎么回事?


人的情绪跟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受到影响同时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持续上升,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加剧心理紧张,促使肌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腺素分泌增加,吃不下、睡不好,影响代谢,从而导致心情烦躁、低落。


“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在心理学上属于季节性心理障碍的一种。据资料统计,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这种情况。

情绪中暑常见的症状?


持续闷热天气,是“情绪中暑”高发的诱因,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情绪中暑时,容易发生心情烦躁、爱发脾气、没精打采、行动懒散、待人冷漠、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常有意无意地重复某些动作,如反复洗脸、洗手等。


情绪中暑偏爱哪些人?


平时脾气急躁和具有焦虑气质的人群,最易受到高温环境影响,出现心慌、失眠、易怒等问题。


此外,出现这些症状的,大多数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的人群,以及不善与人沟通的人群。


高压环境、不善与人沟通是内因,天气炎热是外因,如果再加上工作不顺心、生活不规律等,则更容易扰乱人的心神,让人心情极度烦躁,甚至会因一点小事与家人、朋友大动肝火。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绪中暑”并不算心理疾病,它只是人在高温之下,内在情绪的一种宣泄释放。高温其实只能算是“导火索”,而人自身蓄积的负面情绪就像“火药桶”,它才是最后能发生“爆炸”的真正原因。

情绪中暑怎么办?


天气越是难熬,越应放慢生活节奏,要保证吃好、睡好、喝好。同时,要有意识地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


凡事都用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和冷处理。若连续两周出现较大情绪波动,自己无法调节与控制,应尽早向专业人士求助。



上一篇:厨房门的巧妙设计,最大化利用空间,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下一篇:瓷砖背面的瓷砖胶刷得很均匀,为什么瓷砖还会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