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
肺栓塞是除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外排名第三的心血管死亡原因。在我们印象中通常认为肺栓塞发病率很低,其实不然。肺栓塞常起病隐匿,发病率并不低,且重症患者死亡率超过50%,被称为“21世纪亟待解决十大心肺疾病”。
我们的血管是通向各个脏器的通道,当各种栓子阻塞这条肺血管和它的分支,就会引起肺循环障碍,引起相应的临床病理特征。通常肺栓塞急性起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面色苍白,出冷汗、咳嗽、胸痛、气喘、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如我们上面的那位患者。如果出现阻塞大血管分支,可能直接出现休克及抽搐,甚至发生心脏停搏或室颤而迅速死亡。
肺栓塞的发生多是由于血栓导致,此外还包括羊水栓、空气栓等。最多见的血栓常发生于一些近期进行手术、骨折、创伤,留置导管、静脉穿刺等造成局部血管内皮损伤的人。
此外,长时间卧床、静坐,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等导致血液流动减慢亦会增加血栓风险,有数据显示每静坐1小时就增加了10%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当然一些特殊人群,例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女性孕期、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大面积烧伤的人、房颤伴心衰者均是高危人群。
血栓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形成,静脉、动脉或一些小血管形成的微血栓。新冠“阳康”后不推荐短时间内进行体力活动或锻炼就是因为微血栓的形成,造成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难治性低氧血症的发生。
当血栓脱落游走于血管内,被肺的小血管屏障滤过,而停留在管径窄的血管内发生阻塞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且肺栓塞致死风险极高,有时还未到院救治就已经死亡,即使在院内发生,肺栓塞的病死率也不低。
对于肺栓塞,积极有效发现深静脉血栓及时干预并积极预防十分重要。
避免久坐、久卧,日常久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多见,特别对于一些白领人士,有时候起来上个厕所都认为是奢侈的浪费。对于此类人群建议,坐着时也可以让脚不闲着——踝泵运动。这个小动作,可以有效让肌肉运动起来,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避免吸烟吸烟可以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发生增加血管内皮损伤,或者血管壁反应性增生导致血管闭塞、狭窄,继续增加风险。血管内高炎症介质增加血管粘度,亦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戒烟、避免二手烟吸入均十分必要。
适度锻炼可以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现在各专家均推荐一周三次的有氧活动(每次大于30分钟)。
积极排查对于长时间久坐、久卧、肿瘤病人,或有高危血栓形成风险的人群,血管彩超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血栓,及时抗凝治疗或安装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的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