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需要晚一年吗?不看年龄看这些!

小学入学的报名马上就要开始了。相信一定有不少爸爸妈妈在纠结,特别是家有7、8月份出生的孩子的: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晚一年入学?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早些年,家长是很倾向于让孩子早一年上学的,这一点从每年的8月会迎来生育小高峰就可以得到印证。预产期在9月,为了赶早一年上学,会提前将孩子生下来。那时候的思想是,早一年入学,孩子可以提前起跑,占尽先机。
近几年,大家的思想又有了转变。
很多家长都体会到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异。孩子越小,年龄差异导致的表现差异越大,相差一个月出生的孩子发育水平的差距惊人。随着年龄增长,差异化渐渐变小。体现在小学这个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年龄差异导致的表现差异,还是挺大的。
有些孩子入学后上课很难去遵守纪律,总是管不住自己,不会听讲。但也有些孩子却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表现好,学得也快。
所以,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家里有男孩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晚一年入学,等孩子的心智、能力更长进一步,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上了一年级,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
比如说,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和幼儿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们要在固定的座位上,专心听老师讲课,需要在固定的时间上厕所、喝水,还要相处新的小伙伴,小学时候的老师也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小学老师分为不同的学科,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
所以,家长考虑孩子是否需要晚入学,不该以性别和出生月份来考量,而是要判断孩子是否具备适应一年级生活的能力。

1、孩子的身体和心理
每个孩子都会有三个年龄,分别是: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自然年龄当然就是孩子的生日。
而生理年龄大多是说孩子的生理成熟度,比如身高、体重、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等。
孩子上了小学,各项能力会有固定的指标,如跳绳、跑步等等,如果孩子过于瘦弱,体质不好,这些能力就很有可能不达标。因为孩子还小,很难去调整这种心理落差。
如果孩子在身体上和其他孩子的差距确实比较大,可以考虑暂缓一年入学。
还有心理年龄,指的是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专注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这就要求孩子能听懂,并且将老师的指令付诸于行动。并且能够适应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从心理上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步入小学生活,对孩子来说,是走向独立的一小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比如教会孩子跟小朋友相处的规则,面对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之间的矛盾,要有正确的心态。
2、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学老师相比较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注度是有很大差异的,不会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动手。
所以,孩子上小学前,有些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比如说管理好自己物品、去厕所、喝水、记录作业。
这些都需要孩子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不是书不见了,就是笔不见了,课间不知道上厕所,上课的时候又憋得不行不知所措,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影响孩子的学习体验,还有可能会出现厌恶去上学的情况。
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就着力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逐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才能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小学的校园生活中。
如果孩子现在还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焦虑,只要舍得放手,舍得让孩子自己去整理、练习,一个暑假,就能练习的很好。

3、孩子的学习能力
这里说的学习能力,并不是指传说中的幼小衔接,也不是说拼音和算数,而是指学习习惯和品质。
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个名词叫做三年级现象,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早期教育学的过多,提前学习了一二年级的知识,使得孩子在一二年级,觉得学的自己都会,到了三年级,没了提前学习的老本,成绩就会迅速滑坡。
但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最根本是因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孩子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为什么会越来差距越大,最主要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可以试着这么做,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1)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放和学习有关的文具,模拟在学校的书桌。
(2)在家模拟孩子上课时候的状态,让孩子坐在书桌前看看书,画会画,从坚持十几分钟开始,慢慢过渡到坚持45分钟。
(3)和孩子练习一些专注力的小游戏,比如找不同,走迷宫之类的兴趣书,有意识让孩子提升一下专注力。
综上,孩子是晚上学还是早上学,要看孩子身体条件这样的硬指标达不达标,是否需要推迟上学,如果只是些软指标不达标,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只要基本达标,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步入小学啦!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生长特点,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获得一些他之前不具备的新技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正确陪伴引导,相信孩子们都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上一篇:贴瓷砖早就不是直角收边了,这样贴效果会加倍!
下一篇:男孩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在心中一步步“去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