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康复治疗——儿童悬吊康复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目前国际上公认脑性瘫痪是由未发育成熟的脑,先天性或获得性的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为2.64%,女性患病率为 2.2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中痉挛型58.85%,混合型13.17%,不随意运动型9.79%,肌张力低下型8.28%,共济失调型6.25%,强直型 3.39%。
70%~80%的脑性瘫痪与产前因素有关,出生窒息所造成的脑性瘫痪仅占10%左右。
出生前因素:遗传因素、母体因素、宫内感染、宫内生长迟缓、绒毛膜羊膜炎、先天性畸形。
围生期因素:围生期感染、早产、新生儿脑卒中、其他。
出生后因素:新生儿脑病、胆红素脑病、感染因素、中毒及创伤等、性别及种族、环境因素。
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分型:
痉挛型四肢
痉挛型双瘫
痉挛型偏瘫
不随意运动型
共济失调型
混合型
运动功能障碍,早期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
持续性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
反射发育异常,主要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矫正)反射及平(倾斜)反应延迟出现,痉挛型脑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
肌张力和肌力异常(牵张反射亢进、关节活动度异常等);
随年龄增长的继发性损伤。
理想的早期康复治疗应该从6个月前的婴儿期开始!
6个月后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神经细胞数目增加不多,主要是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
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才完成髓鞘化,而此时脑瘫患儿脑损伤正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尚未固定化,早期治疗可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开始康复训练的年龄越小,效果越佳!
以Bobath疗法、Rood疗法为主进行关键点控制、促通及感觉输入训练,主要有抑制头背屈训练、抑制肩胛带内收训练,核心肌力训练,促通姿势对称训练、躯干控制训练、体位转换及步行能力训练等。
儿童悬吊运动训练:关节活动及放松训练、核心肌力训练、姿势控制训练、感觉运动控制训练等。
利用悬吊滚筒进行外展肌肌力训练及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
利用窄悬带进行动态坐位平衡训练,加强躯干肌群协同收缩及控制能力
利用悬带进行爬行训练
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躯干稳定性、平衡性及肌力。
在支撑板、海盗船、滚筒上进行跪起训练
穿悬吊鞋进行立位训练
……
儿童悬吊康复训练是一种以主动性、娱乐性为特征的悬吊康复训练,在游戏运动过程中训练儿童的大脑、神经及肌肉骨骼系统的方法。
此疗法包括早期刺激、运动功能训练及感觉统合技术三个部分,结合了运动功能训练和多感官刺激。能有效改善肌张力、增加肌力,提高平衡及运动协调功能,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恢复和发展。
相关研究
儿童滑轨悬吊康复工作站(Setplus4hy)
含早期刺激、运动控制、平衡感统训练、减重步态训练模块;移动吊点,可在轨道任意位置定点训练,灵活使用场地,不占用空间;可多训练器组合吊点使用,设计更多训练动作和训练处方。
儿童网架悬吊康复工作站(Setplus3D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