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外伤莫大意,及时就医要牢记!—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治疗
颅脑损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知晓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手段,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能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是指在外界暴力作用下,使头部和脑部受伤的统称,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且伤情复杂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见于交通、 工矿、高空作业等事故。颅脑外伤后出现的头痛多呈持续胀痛,大多数是由颅外因素所致,少数是由颅内因素引起,常伴有恶心和喷射状呕吐。
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并将之分为轻、中、重三级。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的分数总和即为昏迷指数,分值区间为3~15分,分值越低,患者的意识障碍越重,预后也越差。
语言反应a.轻度脑外伤(13~15分):此类患者意识清楚,可以遵循医嘱进行活动,能根据指令完成张嘴、闭眼、举手等简单的动作,也能准确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双目能自然睁开。
b.中度脑外伤(9~12分):此类患者一般不能很好地根据指令完成动作,处于昏睡状态,对刺痛能有躲避或屈曲反应。双眼通常闭合,在疼痛刺激下能睁眼,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口齿不清。
c.重度脑外伤(3~8分):其中(3~5分)为特重度颅脑外伤,分为深昏迷(3分)、中昏迷(4~7分)和浅昏迷(8分)。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浅昏迷对于外界刺激如肢体定位、逃避反射等有着最基本的反应。
头晕者自觉眼前发黑、头重脚轻,闭目时常消失。晕眩者是感觉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根据脑受损的部位不同,失语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类型: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肌肉运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肌力减弱为轻瘫或不完全瘫,肌力丧失者为全瘫。可表现为偏瘫、单瘫、四肢瘫或截瘫。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正确及时的现场抢救。那么在意外发生后,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前,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争夺黄金救援时间呢?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昏迷病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近送医。在转送过程中,要让病人平卧,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这是治疗颅脑损伤的首要前提。另外,如果病人发生呕吐,应该把病人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其气道,造成病人窒息或死亡。注意检查病人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否也受到损伤,如有其他损伤,也要妥善处理。由于头皮的血管丰富,一旦发生颅脑损伤,头部出血会很凶猛,这时应该就地取材,迅速包扎伤口止住出血,以防止病人因失血过多而出现失血性休克。
若病人出现单纯性头皮血肿,则不要揉压受伤部位,勿使用活血药物,而应先对其血肿部位进行冷敷,24小时后再为其热敷或给病人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内可以自行吸收,较大的头皮血肿需要4—6周才能被吸收。为避免感染,一般不应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
病人被送到医院后,除做必要的处置外,应首先为其做头颅CT扫描,以便尽快明确诊断。对于出现脑疝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护送至医院的神经外科做进一步的治疗。
首先要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光线不要太强,保证患者睡眠质量,有益于其身体康复。另外,当患者出现智力损害的情况时,应仔细观察病情,协助他们完成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需求。
注意调整患者饮食,尽量不要让他们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大脑形成刺激从而加剧病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并注意选择有益于补充大脑细胞的营养物质,比如说蛋白质、氨基酸等。 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健康,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技术,尊重、关怀患者。要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解决他们的困难不便,这对患者的尽早康复也有很大帮助。平时一定要注意头部安全,尽量避免头部受伤的情况。如果头部受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头部受伤颅内出血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只有经过检查才能明确受伤程度,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的治疗。颅脑损伤程度越深,监护就越全面,用的治疗方案、手段和药物也会更多。当患者处于一种危险状态或者是损伤程度比较严重的时候,那么就需要通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做脑部监测,甚至进行颅内压监测,即在患者脑内植入一个压力探头,进行实时监测。近年来,更多的监测技术得到开展,通过多模态的评估手段,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状态,以便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