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有些父母很鸡血,有些父母很冷血
1
过度热心的父母和置身事外的父母
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世上的父母千差万别,但其中两类父母的表现,却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些父母对孩子真是过度热心。
有个男人就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似乎特别需要满足孩子、总担心没照顾到位。他们总在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会经常买很多营养品,天一冷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
小的时候,他经常在冬天穿着两三件棉衣,三天两头吃着高热量的猪油拌饭。在孩子当中,他就像一头小猪一样圆滚而壮实。
不仅如此,哪怕孩子成年结婚后,他的父母也会在儿子的小家庭中过度地热心和付出。
比如说,没事总要上儿子家里去拖个地、打扫个卫生。有时候儿子儿媳下班晚,热心的婆婆还会提前做好了饭,拿饭盒装着,送到儿子家里,就怕他们饿着。
但与之相反的是,还有另一类父母却总是置身事外。
他们出奇冷漠,似乎自己孩子的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一样。
比如说,有的父母会在经济上和孩子划清界限。
曾经有位女士说了她的公婆对待自己一家人的经历。她老公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各处借钱。但父母不闻不问,事不关己地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儿子表示不满,对他们说:“你们有钱也不知道援助一下我,你看看别人家的父母,都是很紧张儿子的,为什么你们这么潇洒,都不管我死活。”
谁知道那位父亲一听就怒了,立刻反驳回去:“我们就是要自己花完自己的钱怎么样?我们有钱就是要出去旅游,出去吃喝玩乐,不是不给你。”
他们不仅对儿子吝啬,对孙子也同样不舍得花钱,即便逢年过节也不给压岁钱,偶尔给孙子买件衣服,还是他们花二十块钱在地摊上买的。
还有些父母的“置身事外”,表现在情感上的疏远。
正如有位朋友说,她生完孩子在婆婆家做月子时,婆婆要求出一个月伙食费。等孩子出生后,她更是从不帮忙带孙子。
有一次,公婆俩心血来潮把孙子带回老家,结果没过两天,婆婆就打电话给老公,要求把孩子接回去。
朋友简直惊呆了。婆婆在电话那头哭诉。她带了一天孩子,居然累哭了。
朋友感叹:她的婆婆真是个有十足“少女感”的女人。她那么柔弱,那么自我中心,又那么不知所措。
2
兴奋型客体和挫折型客体
如果要选择的话,似乎更多人会选择过度付出型的父母。他们觉得这类父母应该能将家庭经营得更和睦。
但遗憾的是,那位从小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儿子,成年后行差踏差、做了很多不着调的事。他不好好工作,用不正当的渠道赚钱,借钱放高利贷,后来输了房子,落得惨淡收场。
不仅如此,父母在儿子的小家庭中过度介入,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也带到了儿子家去住。毕业一年的女儿不肯出去工作,在哥嫂家天天上网看电视,后来产生嫌隙后,身为小姑子的女人一副女主人的样子,大放阙词,骂自己的嫂子贱,让她滚出这个家。
于是,后来女人离婚,净身出户,离开了妈宝男。
看来父母过度热心,往往容易宠坏孩子。那么,置身事外的父母是不是反而更容易“置之死地而后生”、培养出独立型的孩子呢?
看看那位生意失败、却得不到家里支持的儿子就知道了。他最后并没有东山再起,反而连流在外,陷在女人堆里自暴自弃,事业和人生双输。
究其背后的原因,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发展,无不与早年养育者的关系密切相关。
心理学家费尔贝恩认为,如果父母照顾不恰当,孩子内心会形成兴奋性客体或挫折性客体。
那类过度满足孩子需要的父母,是孩子的兴奋型客体。
这里的兴奋,不仅仅是给吃的、给用的,还在于父母用不恰当的、错误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要。
他们不是以孩子为基础,而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杆。本质上,是父母潜意识中有匮乏感,通过满足孩子、拼命填塞自己的孩子,在变相地满足自己早年没有被满足的欲望。
这样,孩子的心中便有个总来投喂自己的兴奋型父母,内心总处于亢奋状态,欲望特别强,甚至变得躁狂。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特别贪婪、想要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东西。
这样就很容易养成欲求无度的妈宝男和妈宝女,用很低级无脑的方式满足口腹之欲、表浅的享乐欲望和金钱欲望。
而那些过度冷漠的父母,是孩子的挫折型客体。
父母总是不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贬低、打骂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心就充满各种不被允许、不满意感和低价值感。
孩子在挫折型自我的支配之下,会无意识影响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们中的很多人会有不配得感。即便要发展事业,也很容易受不配得感的支配,最终以失败收场、自己挫败自己。这种受挫的感觉,是以往人生中熟悉的味道。
同时,一些人在亲密关系中容易形成“没事找抽”的特质。
那位在金钱上得不到父母支持的男士,在两性关系中也出奇卑微。在谈恋爱时,对方无论怎么去贬低和压榨对方,他都逆来顺受。
不仅如此,他还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无意识地通过各种试探边界的方式让对方抛弃自己,以证明自己果然是不被爱的。对世界灰心失望后,他又通过纵欲无度的方式来报复这个世界。
3
还有另外一种结局
听起来令人遗憾。但是,难道这两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不能有好的结局吗?
我那位有“少女感”婆婆的朋友,就提供了一个新的版本。
她说,他们与公婆的关系,从情感上一直保持着不远不近、不咸不淡的距离。
他们夫妻感情不错,小家经营得挺平淡和美。但是,由于老公和父母的关系疏淡,所以,他更容易在情感上与妻子连接更加紧密。
每当逢年过节,他都没有特别想回家的愿望。有时候哪怕在高架上,仅仅只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顺道回趟家,但在“可回可不回”之间,妻子的想法起了关键作用。
现在公婆年纪大了,开始想要亲近他们。每次过年,婆婆转账几千块过来,说是给孙子的压岁钱。她总是很客气地拒绝,说:“谢谢,妈,不用了。”
她当然知道要是收下来,他们会更开心,但她在情感上,不想让他们拥有这份开心。所以,她选择顺应内心。
这并不是格局不够,而是每个生命的自主意识。也是生儿育女很自然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
与原生家庭保持距离和边界,或许是自主意识成长、让自己在新的世界里开花结果的方式。
但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与那个早年的旧世界黏连不清,过度忠于那个世界。但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有无限的潜力去与有害的旧世界说再见,长出新的力量,在自己创造出的那个健康的世界里重新发展自己。
要做到这个部分,或许首先应该拥有更新、更多的情感体验。
去扩大自己的世界,认识更多自律的、内心健康积极的朋友,感受到不同生命的成长历程,意识到人生的广阔。这样,人生便有了更丰富的土壤。同时,多和人玩,人格才会成熟。
同时,一个积极的、人格成熟的伴侣,可以提供新的安全感和健康正性的关系。
但最关键的是,自己是否拥有成长意识,去主动发展和寻找这些。而这,应该是每个成年人的天赋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