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有哪些危险信号需要警惕?


盛夏七月

迎来了滚滚热浪

也即将进入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夏季高温是心脑血管的“劲敌”

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让

心脑血管“崩溃”


那么,需要警惕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信号呢?





心脑血管人群有多庞大?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威胁着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


心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1]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2.45亿例,卒中1300万例,冠心病1139万例,心力衰竭890万例,房颤487万例[1]。过去20年间,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也逐渐上升,每年新发脑血管病例280万,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177万[2]





为什么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从临床经验上看,每年7、8月份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一个高峰。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而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据相关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3]且温度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就增加2.1%,其中,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最高。此外,温度每升高1℃,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显著增加[4]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哪些危险信号?






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心悸和胸痛。在这些症状出现之前,会出现一些与此相关的征兆,包括:


➡️ 下肢浮肿;

➡️ 近期出现耳鸣;

➡️ 在上楼梯时或日常轻微劳动中出现异乎寻常的心慌、气短、乏力或呼吸困难;

➡️ 熟睡或梦中突然被胸闷、心悸和气急所惊醒,需坐起安静片刻方能好转;

➡️ 在寒冷刺激、疲劳、饮酒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胸闷、压迫感乃至绞痛;

➡️ 在电影院、商场、会议室或游乐厅等市内公共场所,感到胸闷或有空气不足感;

➡️ 左胸部疼痛(压迫感或绞痛),放射到肩、手臂和颈部,并伴有出汗;

➡️ 脉搏速度或节律的变化,如过速、过缓或不规则;

➡️ 突然出现心悸、头晕、眼前发黑,并有晕倒的感觉,或突然因胸部不适而昏倒。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就有“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突然发生障碍所致,80%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大多数患者在中风发生前都有征兆,包括:


高血压患者头痛加重、眩晕或血压波动预示可能发生中风。

一过性脑缺血: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于脑的某一区域血液循环障碍,使血液供应量显著减少或暂时中断而出现的脑神经症状,如短暂性的运动障碍、眩晕、言语障碍、肢体麻木等。发作时间较短,一般将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留后遗症,多在24小时内恢复。这也是完全性中风的警报,必须立即就医。

频繁哈欠:这是因为脑血管硬化,管壁弹性降低,管腔狭窄,致使血流量减少,造成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据报道,70%的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10天有过此种表现。

一过性“黑蒙”:即眼前黯然发黑,看不清东西,但很快恢复正常。这是由于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是较大脑血管可能被梗死的信号。

视物发生变化:有时候突然一下眼睛看不清,走路不稳,踩棉花样的感觉。突然感到双眼看到的东西变形,如把直的看成歪的,方的看成圆的;有的产生幻觉,将本来不存在于视野中的人和物,“看”得栩栩如生。





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加重?





不要猛回头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


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突然起床等。


温度差不要太大


不少人在夏天都会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若是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患者,血管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忽热忽冷刺激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迅速调节,“快速降温”易使心血管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意外。另外,入伏后的“桑拿天”,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因此建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不可立刻洗冷水澡或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也不可大量饮用冷饮。


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为宜。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老年人在吹空调时要注意保护好肩颈、膝盖等重要部位,同时多喝些温水。


晨练别太早


夏季天亮得早,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在夏天,这有可能带来致命风险。研究证实,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点至10点[8]


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可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保证水分充足


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尤其在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容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房颤赶紧治


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要大于普通人,尤其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增加,水分流失快,导致血液黏稠,易发血栓类疾病。


建议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不论阵发还是持续性房颤,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血糖别降太低


低血糖是糖尿病心血管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人体的血糖变化与季节关系非常密切,夏天更易发生低血糖。


建议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容易诱发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8]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259988374838448128/

[2] 邢辰. 脑心同治 为心脑血管治疗迎来新时代 [J]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 36(16) : 22-22. DOI: 10.3760/cma.j.issn.1000-8039.2021.16.131.

[3] 夏天一个动作可能令心脑血管瞬间崩溃[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07):73-74.

[4] Liu J, Varghese BM, Hansen A, Zhang Y, Driscoll T, Morgan G, Dear K, Gourley M, Capon A, Bi P. Heat exposure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Jun;6(6):e484-e495. doi: 10.1016/S2542-5196(22)00117-6. Erratum in: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Aug;6(8):e644. PMID: 35709806.

[5] 刘四清.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及发作前常见征兆辨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1):983.DOI:10.14172/j.cnki.issn1671-4008.2012.11.031.

[6] 《炎炎夏日,老年人屋里可以开空调吗?》https://www.cma.org.cn/art/2022/6/16/art_4584_45498.html

[7] 《夏季血压波动 老年人如何监测血压?》https://www.cma.org.cn/art/2022/6/8/art_4584_45342.html

[8] 夏天一个动作可能令心脑血管瞬间崩溃[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07):73-74.



上一篇:微创介入治疗6大法宝:“灌、堵、通、消、照、取”
下一篇:家长们注意了!宝宝经常握拳,可能是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