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就是晚期?这3类胆囊癌的高发人群一定要警惕!
胆囊癌(GBC)是最常见的胆管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胆囊癌发病率约为2/10万,女性高于男性[1],发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图源:摄图网
大部分胆囊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起病隐匿,进展速度极快,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2]。
那么,临床上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有哪些新的治疗方案?今天一起来聊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临床表现
早期胆囊癌患者大多没有症状,或者具有与胆石症或胆囊炎相似或由两者引起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右上腹疼痛、黄疸和发热。
(2)相关检查
除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胆囊癌最重要手段。
①超声:可有效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因其使用便捷,是临床常用的第一线的早期筛查手段。
内镜超声可精确显示胆囊腔内乳头状高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及其浸润囊壁的结构和深度,以及肝脏、胆道受侵犯的情况。
图源:摄图网
②CT:GBC的影像学特征是不规则增厚增强的胆囊壁,CT的主要目的是诊断肿瘤生长的程度,并确定是否直接浸润到邻近组织、血管、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③MR:能准确评估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和提高病灶侵犯的检出率,多表现为T1WI 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内、胆囊壁强化软组织信号,可用于肿瘤分期[4]。
④PET-CT:用于监测术前分期和术后复发等情况,特异性较高,但费用高昂。
因不同阶段的胆囊癌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而早期诊断并治疗对GBC患者预后十分重要。那么,需进一步了解临床上引起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接下来一起来学习。
(1)胆囊疾病
①胆囊结石:既往的研究已证实,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其越大,病程越长,患胆囊癌的风险也就越大。
图源:摄图网
②胆囊息肉:2017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指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0mm、无蒂息肉和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长大于或等于 2 mm。
③胆囊腺肌症:目前,胆囊腺肌症是否为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尚有争论。事实上,尽管定期随访,但仍有相当部分的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癌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胆囊癌晚期。
④慢性胆囊炎、瓷胆: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慢性炎症会导致钙异常沉积在胆囊壁上造成胆囊壁钙化,称之为瓷性胆囊。
(2)胆管疾病
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一种罕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是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肿瘤占PSC患者总死亡原因的40%~50%。
②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一种先天性畸形,被认为是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3)其他因素
肥胖症、糖尿病、年龄、遗传因素、吸烟、饮酒、性别、特殊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和黄曲霉素暴露等。
图源:摄图网
有研究表明,过度接触化学品和污染物,如重金属(如镍和镉)、杀虫剂、辐射和氯乙烯以及工业污染物与胆囊癌相关风险增加有关[7]。
手术切除是治疗胆囊癌的主要方法,但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较少,复发频繁。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1)外科手术治疗
胆囊癌手术切除方式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癌根治切除术、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等。而对于不同时期的胆囊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详细如下[8]:
--Tis期和T1a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T2a期和T1b期胆囊癌行距胆囊床2cm以上的肝组织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T2b期胆囊癌行肝楔形切除或4b+5段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T3期行右半肝或右三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无转移的T4期胆囊癌行右半肝或右三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
(2)化疗
胆囊癌传统的一线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单药或吉西他滨+铂类药物[9]。
腹腔及腹部转移者选用腹腔热灌注化疗。
目前相关指南推荐胆管恶性肿瘤术后常规进行6个月的辅助化疗[10]。
专家共识认为,T3和T4N1期的胆囊癌术前应接受新辅助化疗[11]。
图源:摄图网
(3)放疗
有助于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临床上一般将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
(4)靶向治疗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络氨酸激酶抑制剂、HER2、VEGF抑制剂以及单克隆抗体等。
需要提醒的是,因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而发现的胆囊癌被称之为意外胆囊癌,多数患者临床分期分T1期和T2期。所有经腹腔镜技术切除的胆囊标本,均应对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可疑病灶[12]。
术中病理检查就已发现病灶,需明确病灶性质,评估手术范围,判断是否需实施扩大根治术,或仅实施胆囊切除术[13]。
参考文献:
[1]曹献启,李之拓,李浩然.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4):706-711.
[2] 吴向嵩,朱逸获,靳云鹏,等.意外胆囊癌45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4):265-270.
[3]帕成周.胆囊癌诊断治疗研究新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9,18(7):748-751,756.
[4]Cha SY, Kim YK, Min JH, et al. Usefulness of noncontrast MRI indifferentiation between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benign conditionsmanifesting as focal mild wall thickening[ J]. Clin Imaging,2019,54:63-70.
[5]李茂岚,刘颖斌.胆囊癌诊治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5):326-328.
[6]张剑.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85-89.
[7]柴友龙.胆囊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3):521-524.
[8]付佳禄,李起,张东,耿智敏.《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版)更新解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11):659-663,666.
[9]JavleM,Zhao H,Abou-Alfa GK. Systemie therapy for gallbladder
cancer[J].Chin Clin Oncol ,2019,8(4) :44.
[10] Lamarca A,Edeline J,MeNamara MG,ef al.Current standar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adjuvant treatment for biliary tract cancers[ J1. Cancer Treat Rev,2020,84:101936.
[11] Aloia TA,Járufe N. Javle M,et al. Gallbladder cancer: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J].HPB(Oxford)2015,17(8):681-690.
[12]王学明.胆囊癌诊治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38-40.
[13] 张成,安琳,安东均,等.完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8):65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