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胃息肉”
带你认识“胃息肉”
许多人看到胃镜报告显示“胃息肉”,以为自己很容易得胃癌,从而出现焦虑不安。胃里为什么会长息肉,胃息肉是不是很容易发展为胃癌,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让我们带大家认识一下胃息肉。
胃息肉(Gastric polyps)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有蒂或无蒂病变,呈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多位于胃窦和胃体。胃息肉可单发,也可以多发,但以单发多见。息肉大小不一,小则似米粒,大可像花生米,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1cm,直径数厘米的很少见。
图一:胃镜:胃息肉。
图二:胃镜:胃多发息肉。
绝大多数散发性胃息肉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因各种原因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胆汁反流等病变时,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闷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长期可出现贫血;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出现进食后腹胀、腹痛、呕吐,呕吐频繁者可伴有脱水;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胃息肉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量研究表明胃息肉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家族性息肉等有家族史或遗传可能;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提示要规范使用这些药物);进食热烫、腌制、盐渍食物,吸烟,饮酒,缺乏蔬菜水果等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胃炎,胆汁反流,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胃息肉有癌变的风险,但风险的大小与诸多因素相关,如息肉的大小、病理、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不可一概而论。
1、大小:一般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直径≥1cm的息肉癌变风险可能增加,建议内镜下切除;
2、胃息肉的病理分型比较复杂,以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3种亚型常见。一般情况下,发现息肉应取组织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
(1)胃底腺息肉: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有关,其癌变率不到1%。直径<1cm的息肉在患者停用质子泵抑制剂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消失;而直径≥1cm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
(2)增生性息肉:常发生在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的基础上,多数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变风险较低。近年来我国数个较大型研究显示,增生性息肉的异型增生率为0.53%-5.31%,癌变率约为0.3%。40%的增生性息肉可在根治幽门螺杆菌后消退,多数国家推荐息肉直径>0.5cm者要切除;
(3)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存在较大联系。癌变率较高,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并在术后1-2年内定期做胃镜复查;
3、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较小,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癌变率较高;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
4、此外,一般认为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高于单发者;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腺瘤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发现胃息肉时,进行胃镜下切除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进行防治呢?
(一)胃息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不要过于紧张,一般来说:
1、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增生性息肉,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同时积极治疗胆汁反流、胃炎等相关疾病;
2、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首选内镜治疗);
3、一些增生性息肉,如果较大、糜烂明显甚至伴出血、病理有异型增生等,也要及时治疗;
4、如有家族性息肉,积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5、中医药辨证治疗,能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二)根据胃息肉的发病因素,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1、饮食规律,不要过饥过饱,提倡少食多餐;避免吃辛辣刺激、高脂、过热、粗糙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和咖啡等;
2、遵从医嘱使用胃药,避免不恰当地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
3、在脾胃病科医师的指导下,定期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