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也有“易感人群” 如何补钙更合理
导语
人体的骨骼主要由水分、有机物、无机物3部分组成。其中水分的含量少于身体的其它组织,约为22%左右。除了水分之外,就是固体物质,也就是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骨胶原纤维等成分,能让骨骼富有弹性;无机物就是钙、磷等成分,保证了骨骼的强度,不让骨骼轻易弯曲。
骨骼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普通成年人,有机物大约占1/3,无机物大约占2/3,而儿童和老年人则不是这样的比例,这也决定了儿童和老年人的骨骼有不一样的特性。儿童的骨骼易变形,而老年人的骨骼较脆弱。
除了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这两个特征,其实还有很多特征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比如种族、母系家族史。
对世界上各个民族来说,骨质疏松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总的来说,白种人和黄种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高于黑人。如果在血缘关系较近的母系亲属中,有骨质疏松患者或髋部骨折发生的人,会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牛奶和奶制品确实是补钙的较好的食物,因为牛奶既富含蛋白质,又有合理的钙磷比,合理的钙磷比有利于钙的吸收。此外,部分豆制品、带骨吃的小鱼小虾也是补钙的好选择,甚至选择合适的蔬菜也能对补钙做贡献,比如荠菜、萝卜缨、雪里蕻等。但是为了能充分利用食物中的钙,需要排除那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比如草酸、植酸等,可以通过焯水的方式去除。另外,还有一些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等。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其实比较有限,主要就是鲑鱼、鲭鱼、鲱鱼、鳕鱼、沙丁鱼等海鱼,以及它们的鱼油和鱼肝油。这些海鱼属于多脂肪鱼,相比于人工饲养的,野外捕获的维生素D含量更丰富。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更多是靠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的维生素D,而且只有波长290-315 nm的中波紫外线(UVB)有这种功效。
选择维生素D补充剂时,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药物,如果是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人体内维生素D蓄积中毒。
从骨质疏松的预防来说,主要是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补充一些有利骨骼健康的营养素,比如保证充足且合理的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同时还要在生活方式上做一些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天坚持喝350-500毫升的牛奶,再配合科学合理的膳食,就可以基本满足每天对钙的需求。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也很重要,因为蛋白质长期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髋部骨折的后果最为严重,伤残率最高。想要骨折后恢复得又好又快,需要摄入合理的能量,还要保证摄入合理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容易继发骨质疏松,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糖尿病患者还容易跌倒,跌倒则会造成骨折风险增加。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改善血糖水平仍是再三强调的重点。
此外,慢性肾病患者也容易继发骨质疏松,也就是肾性骨病。肾性骨病的饮食原则,主要是注意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预防和缓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防止钙的异位沉积。比如,尽量维持血钙和血磷在正常范围。当血磷高于正常值时,应选择低磷饮食,首先应避免的是不必要的饮食磷酸盐的摄入。
另外,骨质疏松并不只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的“专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关心自己的骨骼健康。